朝鮮王朝,又稱李氏朝鮮。始建於1392年,也就是明朝洪武二十五年。
在李氏朝鮮建立之前,朝鮮半島的統治者是王氏高麗。王氏高麗,依附於元朝,在元代的時候,不但控制了朝鮮半島,還控制了中國的東北地區,也算是一個比較大的國家。
在元朝被明朝趕到漠北以後,朱元璋一方面不斷的出兵征討蒙古,一方面也在東北方向用兵,試圖將版圖擴大。
此時朱元璋已經統一中原二十年了,國力強盛,所以直接出兵到遼寧鐵嶺,準備武力吞併東北地區。高麗國王認為蒙元可以救他,所以採取對抗的策略,派當朝大將、都統使李成桂帶兵去進攻明軍。
心懷二心的李成桂帶兵剛過了鴨綠江,就又返回了朝鮮。李成桂利用手中兵馬,推翻了高麗王朝,建立了新的王朝。李成桂是靠軍事政變取得的政權,地位不穩,所以他需要得到外界的有力。因為蒙元是高麗王朝的,所以李成桂只能選擇投靠大明。
明太祖朱元璋得到李成桂的投效之後,十分高興,特意取「朝日鮮明」之意,將新的王朝定名為朝鮮,從此就有了朝鮮這個名字。
李成桂將鴨綠江以北、以西的土地割讓給了大明,並且宣佈尊大明為天朝,朝鮮永遠為大明的屬國。不但如此,朝鮮還使用明王朝的年號,朝鮮的國家大事,比如立太子、立皇后、新皇登基等等都要上奏明朝。只有明朝批准以後,才能生效。
朱元璋很滿意李成桂的表現,所以宣佈朝鮮為「永不征討之國」。在接下來的兩百多年裡,朝鮮和明朝都嚴格遵守了自己的諾言,雙方相安無事。
1592年,也就是萬曆二十年,剛剛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發兵進攻朝鮮,短短半年時間,漢城、開城、平壤全部陷落,朝鮮王朝岌岌可危,朝鮮國王向大明求援。萬曆皇帝接到求援信後,派大軍增援,結果明、朝聯軍擊敗了日本的豐臣秀吉,保住了李氏朝鮮。
這次是明朝幫助朝鮮保住了江山,朝鮮王室對明朝感恩戴德,更加恭順。
三十年後,東北地區女真崛起,建立了後金政權並且明王朝不斷發生戰爭。這時候,朝鮮成了明朝的有力盟友,不斷在後金的後方發動進攻,讓後金無法集中兵力進攻明朝。
27年,也就是崇禎皇帝登基的那一年,後金集中兵力,攻入朝鮮。當時大明已經孱弱不堪,無力給朝鮮王朝支援,導致朝鮮國都陷落,朝鮮國王被俘。
隨後,在後金的逼迫之下,朝鮮和後金簽訂條約,結成兄弟之國,後金為兄,朝鮮為弟。盟約締結之後,後金撤兵。後金以為從今以後,後方無憂,但是哪知,當後金再度進攻明朝的時候,朝鮮還是從背後偷襲。
當時的後金大汗皇太極派人去責罵朝鮮國王不講信義,剛剛締結盟約就反悔。結果朝鮮國王說:「我與後金乃是兄弟之國,但是我與大明乃是父子之國。豈有為了兄弟,而冒犯父親的道理呢?」
皇太極接到回信,也實在找不出理由反駁,只能暫時記下這筆賬。又過了幾年,皇太極改後金為清朝,自稱皇帝,並且給朝鮮發送公文,要求朝鮮派人朝拜。結果朝鮮王朝拒絕接受國書,不承認皇太極為中華皇帝。
36年,也就是後金改稱清朝的那一年,皇太極再度發兵朝鮮。明朝這次又沒有提供援軍,導致皇太極又一次攻破朝鮮首都,俘虜了朝鮮國王。這一次,朝鮮無奈之下,只能接受清朝冊封,宣佈為清朝的附屬國。
八年之後,清朝入關,清朝的順治皇帝終於名正言順的當上了中華皇帝,在這之後的兩百年裡,朝鮮王朝十分恭順,深得歷代滿清皇帝的讚賞。
從元代到明代,再到清代,朝鮮都對中原王朝十分忠誠,李明峰要想找借口進攻朝鮮,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不過,龔橙給李明峰講述這幾年朝鮮的變化。這些變化讓李明峰能有機會找到進入朝鮮的借口。
63年,同治二年,朝鮮哲宗去世,哲宗五個兒子全部早夭,此時哲宗沒有了直系繼承人,朝鮮王位改由哲宗之侄李載晃繼承。李載晃年僅十二歲,不能親政,而他的父親還在,所以朝鮮王朝的政務就由李載晃的父親李是應執掌。
李是應被封為「國王本生父,興宣大院君」,簡稱「大院君」,地位相當於大清的攝政王。
此時的朝鮮,雖然還是大清屬國,但是卻面臨著和明朝末年相同的景象。明朝末年的時候,中央政府無力援助朝鮮,導致朝鮮屢屢被東北地區的後金欺凌。而現在,中央政府在東北的力量也同樣薄弱,也無法援助朝鮮,導致朝鮮屢屢被沙俄滲透。
為了對抗俄羅斯的威脅,大院君李是應接受了南鍾三的建議,和歐洲強國法國結盟,利用法國的力量來對抗沙俄。南鍾三是朝鮮人,也是一個天主教信徒,所以他和法國方面有聯繫。
南鍾三希望引入法國方面的力量,保護自己的祖國。同時也希望,朝鮮高層能因為法國的保護而扶持天主教的傳播。要知道,現在的天主教傳播在朝鮮還處於半地下狀態,社會上有身份的人都不信仰這個教派。
但是當大院君李是應具體打探這個事情的可行性的時候,卻得知了法國人的真正目的。知道內幕的人告訴大院君,法國人想要吞併一個國家的時候,就先到其國內推銷天主教,等到這個國家大部分民眾都信仰天主教的時候,法國再出兵進攻。
到時候,這個國家內部的信徒就會響應法國,一同推翻本國政府。然後法國再扶持傀儡政權,徹底掌握這個國家。這是西方列強常用的手段,法國人用這個辦法獲得了很多殖民地。如今法國人在朝鮮打的就是這個主意,否則法國人又怎麼會這麼積極的幫助朝鮮?
大院君聽了這個話之後,當然暴怒,這才知道,原來法國人是抱著吞併自己的心態來的!
這個時候沙俄因為國內問題,在遠東地區暫時停止了擴張,朝鮮的壓力大大減輕。況且此時大院君也看到了,大清國內鬧得如火如荼的太平天國運動就是因為天主教的傳播而導致的,所以大院君決定徹底清除天主教在朝鮮的影響。
此時,朝鮮政府高層也都很討厭天主教,因為這畢竟是洋教,和儒家思想也不合,所以朝鮮高層一致決定滅掉天主教。
同治五年二月(朝鮮使用大清的年號),大院君以國王名義下旨,宣佈天主教是邪教,天主教徒是洋人的走狗、賣國賊。從這時候,朝鮮國內開始大規模的屠殺天主教徒。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朝鮮處死數萬天主教徒,其中還包括九個法國傳教士!此事被稱為「丙寅邪獄」。不過因為朝鮮也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所以這次的事情沒有很快的傳出去。
這麼大規模的屠殺,不可能沒有漏網之魚。幾個月以後,一個法國傳教士,名叫賴德爾的,在11名朝鮮信徒的掩護下離開了朝鮮,乘船跑到了山東煙台。
這時候,法國的亞洲艦隊正停泊在天津。賴德爾從煙台跑到天津,向法國亞洲艦隊司令羅茲講述了朝鮮發生的一切。羅茲得知實情之後,當即暴怒。在和法國駐華公使商議之後,兩人一同向清廷提交公函,表明了法國態度。
法國人稱:「法蘭西皇帝陛下決不寬恕此種暴行,將派遣駐紮臨近水域的艦隊滅亡朝鮮,廢黜現國王,並依本國皇帝之命擁立新國王。既然朝鮮乃中國屬邦,其內政外交向由該國自行專主,不許中國提出異議。」
奕訢負責管理總理衙門,他接到這個消息之後立刻就傻了眼,連忙給法國人賠禮道歉,表示絕不干涉法國人的行動。但是奕訢還算有點良心,私下裡給朝鮮寫了信,警告大院君,告訴他法國人要對朝鮮用兵了。
同治五年九月,法國司令羅茲帶領七艘軍艦,八百士兵進攻朝鮮江華島。結果戰事和羅茲料想的恰恰相反,羅茲在朝鮮數戰數敗,不但沒佔到便宜,自己反倒吃了虧。苦戰兩個月後,羅茲自知此戰毫無勝利希望,只能撤兵返回大清。
羅茲撤兵後,大院君自信心暴增,特在朝鮮樹立了很多石碑,上面寫著「洋夷侵犯,非戰則和,主和賣國,戒我萬年子孫。」
介紹完朝鮮國內發生的巨變之後,龔橙說道:「我的意思就是,咱們鼓動法國再度發動大軍侵犯朝鮮,朝鮮吃虧之後,必然會請求大清援助。到時候,太師的常勝軍就在遼東,於朝鮮只隔一條江,朝廷不派大人去,又能派誰呢?
而且除了大人之外,曾國藩、李鴻章之流,甚至包括奕訢、奕澴等人,誰又敢和法國人開戰呢?只要常勝軍入了朝鮮,就可以保持現有兵力,甚至可以從朝鮮人中選拔士兵,擴充軍力!」
李明峰沉吟半響,才道:「法國人在朝鮮吃了虧,肯定不會善罷甘休,要鼓動他們進攻朝鮮不難,但是就怕朝廷太過畏懼法國,不敢給朝鮮支援啊。」
龔橙笑著說道:「朝鮮畢竟是大清藩屬,幾百年來忠心耿耿,只要太師想些辦法,朝廷是會派您出征的。」
「想些辦法,你說的容易,想什麼辦法!」李明峰有些惱怒的說道,「再說,就是朝廷同意派我們支援朝鮮,難道我們還能和法國人開戰嗎?那樣別說到朝鮮去保留軍力了,沒準直接就被法國人把咱們給徹底滅了!」
龔橙一攤手,無奈的道:「我只能是出個主意,具體如何操作,還要看你自己了。這常勝軍是你的常勝軍,總不能所有事情都讓我頭疼吧?「
李明峰愣了一下之後,一揮手道:「算了,那我就自己想辦法!」
此時李明峰心中暗道:「老子就不信了,難道老子一個穿越來的人,掌握了歷史走向的人,連這點難題都解決不了?」
龔橙起身之後,拱了拱手道:「那我就先告辭了,不過太師要抓緊想辦法啊,估計這次朝廷會直接派員跟著你回到遼東監督常勝軍裁員。」
李明峰此時心情不太好,有些不耐煩的道:「我知道了!」
龔橙剛走出去幾步,突然就停住了腳步,回頭道:「對了,有件事情差點忘了。」
李明峰有些驚訝的問道:「什麼事?」
龔橙轉過身來,皺著眉頭道:「情報組前幾天傳來消息,說是發現了載垣的蹤跡!」
李明峰聽了這話,心頭也有些驚訝,不禁問道:「哦?這老賊躲哪裡去了,怎麼這麼消停?」
載垣,是康熙帝第十三子胤祥的五世孫。眾所周之,康熙帝的第四子胤禛得以登基,是和第十三子胤祥的全力分不開的。所以在胤祥去世之後,雍正皇帝就加封胤祥為鐵帽子怡親王。這是大清入關以後,第一個鐵帽子親王。
鐵帽子可以世襲罔替,不用降職,所以到了載垣這輩,還是承襲的怡親王的爵位。載垣在道光年間就繼承的王爵,到咸豐年間得到重用,咸豐帝駕崩以後,載垣受了顧命,成了贊襄政務八大臣之首。
但是慈禧太后和奕訢、李明峰合謀,發動「辛酉政變」,推翻了八大臣體制,實行了垂簾聽政。
八大臣之中的肅順、端華、匡源、穆蔭四人被殺,駙馬景壽關鍵時刻倒戈,杜翰、焦佑瀛看到大勢已去,也投降了朝廷。唯有載垣,知道自己身為八大臣之首,慈禧饒不了他,所以在昌平大戰失敗之後,帶著兵馬逃掉了。
當時朝廷也派人追捕,但是最後偵查的結果卻是得知載垣卻帶著兩三千兵馬乘船下了南洋了。當時朝政不穩,朝廷也就沒有繼續追殺。等到同治皇帝登基之後,慈禧太后再派人到南洋查探,卻發現載垣杳無蹤跡。
載垣手中只有兩三千人馬,而且也沒帶走太多的金銀,注定成不了氣候,所以慈禧也就懶得繼續追查了。反正都是愛新覺羅家族的,慈禧發動政變又是理虧的一方,所以慈禧覺得就讓載垣在海外當他的富家翁得了,沒必要趕盡殺絕。
但是李明峰沒想到,事情都過了六年了,這載垣的下落竟然被情報組給翻出來了。
龔橙緩緩說道:「據說怡親王載垣當初帶走了兩千五六百人,先到暹羅,再到爪哇,這兩地的土王兵力雄厚,載垣無法立足。後來載垣帶兵再度北走,到了日本。日本的當權者據說處於比較危險的狀態,受到征討。載垣到日本之後,日本的當政者收留了載垣,還給了他一塊領地,其目的就是利用載垣的兵力幫自己打仗。
載垣手下兩千多人,畢竟是大清子民,在日本怎麼能住的習慣呢。而且家眷都在大清,時間久了,難免有想家的。載垣雖然嚴加看管這些士兵,但是防不勝防,去年有十幾個小兵偷偷的上了日本的商船,潛回了大清。
他們畢竟是追隨載垣反叛的,犯了死罪,這些士兵在船到岸之後,為了防止日本商人洩密,也為了弄些銀子,所以就將船上的商人水手都殺了。不過,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些士兵在銷贓的時候,正好去的就是咱們常勝軍控制下的一個當鋪。當場就被夥計看出來不對。
情報組仔細追查之下,才得知了這個情報。目前這十幾個士兵都被情報組抓了起來,秘密關押在北京城外。如果太師大人想要提審,現在就可以讓他們帶入京城。」
李明峰略一思考,輕歎道:「不用了,載垣就是一個可憐人罷了,沒必要非要弄死他。而且慈禧太后和奕訢也懶得遠渡重洋派大軍征討一個失了勢的王爺,這事奏上去也沒用。由他去吧。」
說到這,李明峰特意提醒道:「算了,那些士兵也不容易,都放了吧。」
龔橙點了點頭道:「是!」
龔橙走了之後,李明峰就陷入了沉思之中。龔半倫說的不錯,老李也認為自己要獨立解決問題,不能總依靠外人。現在李明峰最頭疼的不是如何讓法國人進攻朝鮮,而是自己該如何說服朝廷,在朝鮮遇到侵略的時候,派自己救援朝鮮。
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救援朝鮮的同時,還要不得罪法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