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科幻小說>>美國獲獎科幻作品選

雲台書屋

交流更新
                 里昂·哈博德
  〔作者簡介〕
  里昂·哈博德(1911-1986)經常被描述為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科幻作家。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而對於其他作家可以借鑒之處都是在於里昂在他的兩部作品《地球戰場》和《地球救濟所》當中表現出來的超凡的購書者的導向和吸引能力。然而另一方面,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他的作品則成為頗受歡迎的大眾讀切。
  換句話說,他知道該如何吸引讀者;某種東西——或某些東西——是最基本的,並為所有的讀者所接受,儘管在過去半個世紀裡,一切都有巨大的改變。但他不僅僅是成功了,而且一直被認為是不同尋常的成功者。他已達到幾乎沒有幾個作家可以達到的登峰造極的頂點,他的名字比其文章的標題或內容對人們來說更重要。並且他是在其二十八歲的的候,就達到了這一步,更有甚的是在他七十多高齡的時候,依然如此。他真的瞭解自己的作品以及自己的職業,而這一點卻又是極少有人能做到的。
  他知道什麼是重要的,而不只是一味地考慮什麼東西可被接受以及當前什麼最流行。他也知道後兩者是可以為他贏得當時評論家的喝采以及那些只熱衷於時尚的讀者的注目,但里昂都深知寫作遠遠不只於此。此外,他還經常想要與他人分享這一點。
  未來作家為參賽的獲勝者及作家們設想了一個寫作工作室,教學計劃。作為必修課,里昂的一些作品被採用,另外他還為寫作人提供自己的簡短有效的寫作建議。起先在1986年時,傑克·威廉遜是其教練之一。傑克於1928年出版了其第一篇文章,自此他即成為長期受愛戴的一名作家。他已獲得「美國最佳科幻小說家」大獎。他曾手拿里昂的這些關於寫作的文章仔細地讀著。突然抬起頭說到,「我剛剛從中學到了一些東西。」
  《交流更新》就是這一系列WOTF寫作課程當中選用的里昂的一篇文章。而這篇文章也在其他不同地方被採用;如,漢堡,長島,莫斯科,愛達苛,伯明翰青年大學以及哈佛大學等。這篇文章選自《作者》一書1935年的一期,而《作者》則是當的最受歡迎的寫作方面書籍,美中收錄了哈博德成名時的一些作品,而當時哈博德年僅24歲。
  作為工作室的指導,我已親眼目睹這樣的情況一次又一次的發生:「人們從書上抬起頭說我已學會了些東西。而且還很簡單。」
  是的,這很簡單。極其淺顯。而且不管現在或何時,不管你特別偏愛何種寫作手法,也不管你的工作或職業是什麼。這都管用。最後想說的一句話是:他現在適用,過去適用,他也將永遠適用。下面就是作者眾多力作中的一篇……
  傑克·倫敦有一個秘密,他把它運用得出神入化有一點接近於煉金術。他知道這其中神奇的公式,這一點則令他把自己所熟悉的事情寫成文章,而且千變萬化,引人遐思。
  像我們一樣,傑克也同樣經歷了起起伏伏。但與我們所不同的是,他深知如何正確地與之鬥爭。他知道努力是惟一的解決辦法,但遠非如此,他也知道如何著手努力。當他的口袋空空如也時,他知道應該做什麼。他知道無所事事悲傷自憐不是創作的好方法。
  在舊金山海濱區有二家書店,在那裡出售發霉的書卷和二手的廉價雜誌。這家書店附近有一些輪船停泊,還有一些酒吧。這一氛圍與傑克·倫敦的心境融合。就在那最初創業的艱難的歲月裡,傑克常為借半個美元四處走動。
  這並不是因為他很飢餓。這五十美分的硬幣對他來說是一種奢侈。拿著這個錢,傑克·倫敦前往最近的一家酒吧。他徑直地打開門走進去。
  水手們常聚集於此。這些水手來自於阿拉斯加,中國和南海。水手們的船最近停在下面休息,也有些船上的水手去參與撫平叛亂。從這群人中,傑克·倫敦往往選一名健談的老海員作為交談對像。接著他把這50美分的硬幣在紅木桌上扔給對方,然後老海員則把所有見聞娓娓道來。也許他所說的話只是謊言,也許是真實無誤,但不管怎樣,這都能活躍他的思想和靈感。
  五十美分用光了,傑克則總是大步地離開酒吧,回到自己的寫作台前。他幾乎從不寫道聽途說的事。他飛快旋轉的思緒及生動形象的想像已足以令其如身臨其境般地觸摸到海水的浪花,感知到輪船桅桿頂上海風的呼嘯。
  這就是他寫作的秘密武器。借此他可以很快完成手頭的寫作,這可以讓他很快能夠在書店裡慷慨地花上一美元。
  「但我僅僅借給你五十美分!」書店的店主聲明道。
  「我知道,但過不久我會再需要五十美分。現在我有錢,你先拿著。」
  傑克·倫敦對人有濃厚的興趣。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漸漸地瞭解了人也能夠用自己的筆描寫人,描寫他們的生活。
  交流是他們的座右銘,他也在進行著交流。周圍的每個人都認識他,喜歡他,他們總是把自己的親身經歷或故事帶給他。
  我們經常能聽到這樣的建議,「寫你所熟悉的事情和發生在你身邊的事情。」另外,在絕望之餘,我哭泣著述說我們的周圍沒有什麼有意思的事,我們的生活同樣也是寡然無味的。或者在絕望中,我們看到或重複著黑暗的另一種行為,把世界的另一面作為小說發生的地點。
  我們之所以無法描述身邊的事情的原因是顯而易見的。如果我們對所生活的環境,周圍發生的事情瞭如指掌,那麼我們很容易把它落實在書面上。而外人來此走一遭,對我們進行一番觀察,仔細研究我們的生活,只經過很短的時間,他們就開始著手寫小說。我們痛苦地責問為什麼我們寫不出書?我們的確比那些幸運的人對此瞭解得多?
  但我們真的是這樣嗎?想瞭解一件事情,首先要培養興趣。毋容置疑當我們嚮往著幾英里以外的美麗如畫的風景時,我們是永遠不會看到鄰居的小屋的。
  每天,人們在上下班時從我們房前走過。我們熟悉他們的姓名也知道他們是做什麼的,但我們並不對其真的感興趣。即使在某個人身上都能發現一篇潛在的故事,我們卻總是忽略其存在,這就像我們天天看到郵差,卻永遠不能瞭解他們一樣。
  在街道拐角處有一家藥房,我們偶爾地走進去買些什麼,但我們瞭解裡面的店員嗎?瞭解店外那些過客嗎?瞭解那些把摩托車停到路旁的警察嗎?瞭解那些剛剛退休的消防隊員嗎?瞭解在路邊攤上喝飲料的大學生嗎?
  不,也許不是這樣。即使我們看著他們時,我們也許正在考慮我們要寫的故事,而她是關於北部森林坐在機艙裡而準備亡命天涯的姑娘。而外人正走進來,把我們周圍的人觀察瞭解一番,然後離去開始寫些關於他們的故事,這很正常。我們對此非常氣惱,因為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我們沒有寫出來而讓別人捷足先登。
  傑克·倫敦的寫作視野是大海。他非常熟悉大海。事實上,他對大海瞭解得太深太好了。他深知自己必須不斷地對大海保持興趣。當他是孩子時,他曾做過捕蛇手。後來,又成為一名捕魚巡邏員。其後,他又成為一艘捕鯨船上的一名海員。從那以後,他曾去過克朗代克、日本、墨西哥,後來又乘斯納克號環遊世界。因此,他的作品都是關於大海,這一點是毫不為奇的。海洋總是令人神往和喜愛的。他也寫一些有關野生動物的。因為他曾遭到過它們的襲擊。他的生活環境是非常有趣的。
  但非常奇怪的是,傑克·倫敦卻不這麼認為。他不斷充實自己來保持對事物的興趣。他立志自己會成為美國最富盛名的社會學家。他本人以及文學界認為最傑出的作品是《鐵後跟》、《階級之戰》、《革命》、《馬丁·伊登》和《阿爾卑斯人》。
  但他卻靠探險和寫航海故事掙錢。他認為做事必須循序漸進。他經常與人們進行接觸,交流;後來這些人都成為他文章中的主人公。即使在他不寫有關航海故事之後很久,他仍然熱衷於積累這方面的知識。他也想把寫作的領域拓寬到綠色的原野。他曾說到他之所以把探險故事一直作為寫作的主題,只是為了賺錢。
  換句話說,他沒有像我們那樣狂歡作樂,虛度年華。他強迫自己涉獵得更多,然後把所瞭解的事用文字表述出來,他自認為這是謀生的手段。他從不允許自己的思想僵化陳舊,他不斷地更新提高自己。
  現在,我們的藥房如何呢?店員對史密斯夫人後背的病情十分瞭解,也完全知道為什麼年輕的史密斯不得不離開學校回家。而路邊游手好閒的過客已爆發了戰爭。消防隊員也能講出山頂那所巨宅在濃煙中灰飛煙滅的緣故以及這件事對他兒子學習的影響。靠在摩托車上的警察在後來的綁架事件中的作用舉足輕重,他瞭解內情而且會將其公佈於眾,他也瞭解發生在你眼皮底下樁樁詐騙和勒索。而那些大學生們的冒險經歷也能寫成一部小說。
  但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還是走到書架前漫不經心地希望能挑選著真的值得一讀的書刊。我們希望身處紐約或得克薩斯,以便能收集一些真實的寫作素材。
  而至關重要的一點是,我們永遠沒有能力——至少大多數人是這樣——擺脫我們現在所生活的環境,除非能賺來巨額金錢。而且如果我們沒有書賣,也就沒有收益。如果我們不能憑想像編寫成故事的話,我們的寫作也不會進步。總之,我們已被束縛了手腳。
  並不是說我們現在寫作的領域和空間是最好的,但它又不得不被認為是最好的——這一點,尤其值得強調。惟一的解決辦法是交流新思想,四處走動,多談話多交流,盡可能密切地,真正地瞭解我們所熟悉的一切,就好像我們把他們的特點,喜好轉換成一張油畫布一樣。
  如果我們不瞭解普通人,我們就無法寫他們或為他們寫作,而我們寫作的創作靈感則會像被退回信封上的郵票一樣價值銳減。
  換句話說,即:交流更新!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