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科幻小說>>葛瑞姆·漢卡克>>上帝的指紋

雲台書屋

第三十三章 神奇的方位

  ●1993年3 月16日,凌晨3 時30分,埃及,基沙。
  穿過空無一人的旅館大廳,我們——我和桑莎——邁出旅館廳門,鑽進已在路 旁等候多時的白色菲亞特。負責駕駛的是一名瘦削的埃及青年,名叫阿里。他今天 的任務是須在天亮前躲過大金字塔(Great  Pyramid )守衛的耳目,把我們送達 塔前,天亮後還得把我們接應出來。出任何差錯,我們都會被遞解出境,而他則送 進大牢6 個月。
  當然,事情應該不會出任何差錯。阿里出現就是最好的證明。前一天,我們已 給了他150 美元,讓他兌換成埃及鎊(pounds),發散給所有相關的守衛,以換取 他們今天暫時的「視而不見」。
  車在離金字塔不到半英里的地方停下。我們沿著納茲勒散曼村(Nazlet-el-Samaan) 邊緣的山坡,往金字塔的北面行進。在守衛的燈光打不到的暗路上,我們踏過柔軟 沙地,一步一步沉默地向前走,既興奮又不安。賄賂是否成功,阿里一點把握也沒 有。
  我們隱身在陰影中,注視著金字塔巨型身影高聳入天,遮蔽住南方天空的星辰。 就在此時,從西北角竄出了三名武裝警衛,他們的身上為了御寒而披掛著毯子,手 上則拿著霰彈槍。到離我們只有15碼的距離停下來,點燃香煙。阿里以手勢要我們 立定不動後,兀自從陰影中現身。他走到守衛身旁,開始與他們攀談。雙方顯然陷 入激烈辯論。只見他們爭執了一會兒後,阿里終於向我們招手,要我們加入他們。
  「出了點問題,」他解釋道,「他們之中有一個人,就是這位隊長(他用手指 著一位個子矮矮、鬍子沒刮、神情不爽的傢伙),堅持我們要多付30美元,否則就 一切免談。你看怎麼辦?」我從口袋掏出皮夾,數了30美元,交給阿里。他把錢折 起來,轉手交給了隊長。隊長很有威嚴地把錢放在胸前的口袋,終於與我們握手成 交。
  「好了,」阿里說:「我們上路吧!」
  近乎神話的高精密度
  警衛繼續從北面往西巡邏,我們則繞過東北角,來到大金字塔的東面。
  我很早以來便養成在探著古跡時,必定會根據遺跡方位,先確定自己置身處地 的定位習慣。這時,我發現大金塔的方位,北方正好面向正北,東方面對正東,南 方面對正南,西方面對正西,誤差不會超過圓弧的3 分(南面的差距不到2 分)。 不論是哪個時代、哪個建築,這種精確度都難以令人置信,何況以金字塔建造完成 的4500年前的埃及而言,此高精密度更是不可言喻,近乎神話了。
  圓弧的3 分,以百分比而言,僅僅為0.015 %的誤差。我曾經和一些結構建築 師談過大金字塔,他們都表示無法理解為什麼金字塔需要如此高的精密度。從實際 建築的角度來看,耗費了極大的精力、時間、經費,達成此等高精密度外,對建築 物整體結構並沒有太多影響,因此意義似乎不大。就算金字塔底座的方位,偏差個 圓弧的二、三度(也就是說有個1 %左右的誤差),一般人還是無法以肉眼辨識出 來。但是,在建造時,為將誤差從二、三度縮小至二、三分之微時,所需要投注的 工作量之大卻非建築物的差異所能夠表達的了。
  顯然,在人類文明初露曙光之際,古埃及的建築大師有非常強烈的動機,要把 金字塔放在非常嚴謹的方位上。而且,這些建築大師必定技術高超、知識淵博,並 已有精良的工具與測量器具,才能夠建造出如此精密的金字塔。從塔的一些其他特 質中,我們也不難證實這一點。例如,金字塔儘管龐大,但它的四邊幾乎完全等長, 顯示當時的建築技術精確度極高,其誤差率比今天一般辦公大樓建築還要小。當然 金字塔不是辦公大樓,它是人類史最偉大、最古老的建築物之一,北面底座邊長755 英尺4.9739英吋,西面755 英尺9.1551英吋,東面755 英尺10.4937 英吋,南面則 為756 寸0.9379英吋。最長的與最短的一邊之間,差異不到8 英吋,也就是說在平 均邊長達9063英吋的底座上,金字塔四邊互相的誤差率還不到1 %1。
  從工程的角度上展示出再多的數字,也無法說出要達到此等精密性所需要付出 的精神與技術。而建造金字塔的大師們,如何達成如此高標準精密度2,至今學者 們還找不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不過,真正讓我感到興趣的是,並非精密度的數字本身,而是它背後隱藏的問 題:為什麼埃及人要替自己訂下這個高標準?如果他們能寬容的誤差度為1 %∼2 %,而非0.1 %以下,不僅不會對品質造成明顯的影響,反可大大降低工程的難度。 他們為什麼不這麼做呢?為什麼他們要堅持用困難的方法做事呢?也就是說,為什 麼在一個4500年前建造、理論上非常「原始」的大石碑物上,古埃及人必須要這般 堅持連機械時代都難以達成的高精密度呢?
  歷史的黑洞
  我們一行要登上大金字塔的計劃,其實早在1983年幾個愚蠢的觀光客摔死以後, 便被埃及政府宣佈為違法。其實我們也夠愚蠢的(尤其嘗試夜半登高),而且我實 在不願意打破一個基本上相當良性的法律。但是,到了這個地步,對金字塔濃厚的 興趣,加上想要得知有關金字塔一切的強烈慾望,驅策我捨棄良知,不顧一切地來 到金字塔的前面。
  在東北角與巡邏警衛分手後,我們躡手躡腳地走過東面,來到東南角。
  大金字塔和正東方三個「附屬」的小金字塔之間,一條殘破而蜿蜒的石道籠罩 在巨大的黑影下,石道旁還有三個好似巨型墓園般又深又窄的石坑。根據早年考古 學者的考證,這三個洞穴的形狀應該是為了收藏一種流線型、高性能船隻而建造的 ;但考古隊伍挖掘時,洞穴內卻空無一物。
  步行至離大金塔東面入口中途,迎面又來了,對巡邏警衛,其中一人少說也有 80歲了,另外一個則是臉色蒼白,面上長著青春痘的年輕人。兩人說阿里付的錢不 夠,如果我們要繼續向前走的話,得再付他們50埃及磅。我毫不猶疑地掏出錢,塞 給了年輕人。我已經不在乎花錢,只要能夠讓我在天亮以前爬上金字塔,再爬下來, 而不被逮捕就行了。
  我們往前走,繞過金字塔的東面角。時間剛過凌晨4 點15分。
  現代建築中,即使我們日常居住的房屋,也從未見過正90度角的結構,轉角的 地方差上一兩度是極為稀鬆平常的事,因為建蓋正直角的技術非常困難,一點微差 不但不影響到任何結構,也不會有人注意到。然而當初在建造大金字塔的時候,我 們知道那些古代建築大師們卻能將誤差縮減至最小,如東南角為89度56分27秒,東 北角為90度3 分2 秒,西南角為90度0 分33秒,而西北角則為89度49分58秒,與正 直角差距只有2 秒之微。
  雖然不至為完美正直角,但是此等精密度卻已讓人驚異,更為不解。大金字塔 有太多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方。埃及人建築技術之高超,不在現代人之下。他們應該 至少要經歷好幾千年的進化,才能夠獲得這樣的高技術水準。但是翻遍埃及歷史, 我們卻無法看到任何埃及人技術發展的記錄。大金字塔和它周圍的遺跡,已經成為 建築史上的一個大黑洞,又深又大,沒有人知道從何處窺見其底。
  沙漠之船
  滿頭大汗的阿里,並沒有對我們解釋,為什麼在登高前,必須先帶我們環繞金 字塔底座一周。我們從金字塔的東側繞至南面,向西行進。這裡也有兩個船隻形狀 的縱穴,其中一個還沒有被打開過,曾經有人用光纖攝影機插入調查,發現裡面埋 藏著一艘一百餘英尺長的大型船隻3。這艘古船現在被收藏在金字塔南端,一個名 為船隻博物館(Boat Museum)的醜陋建築中。
  這艘由杉木建造,排水量約40噸的美麗船隻,仍保留著4500年前的面貌。從專 家的眼光看來,它充滿了異想天開的設計。「顯然做好所有外海航行的準備。船首 與船尾向上高聳的程度,甚至超過維京人的船隻,顯示此船面對的風浪絕不是尼羅 河的小波,而是海洋的大浪。」一位專家說。
  還有專家認為,這艘設計奇妙、考慮周到的金字塔船,應該「比哥倫布海上探 險時用的船,更適合在外海航行」。而所有權威人士都同意,這艘船是由一些「有 長久外海航行經驗與傳統的人」設計而成的。
  是誰在埃及3000年歷史的初始,建造出這艘航洋海船常年在內陸的尼羅河低地 中以耕作為生的埃及人,應該沒有機會積蓄出「長年的外海航行經驗與傳統」,而 完成如此成熟的設計才是。那麼這艘船的建造者,是從哪裡得來的經驗呢?
  除此之外,另一個更令人感到不解的問題是:古代埃及人非常擅長髮展符號與 象徵意義,並喜歡將各種各樣的物品,做成縮小的模型。埃及學家認為金字塔船便 屬於這類的模型,它唯一的功能便是搭載法老王的靈魂至天界。但我難以相信當時 只為了單一祭祀的理由,便如此大費周章,一連做成好幾艘如此大而複雜的船4, 然後將它們埋在地下。而且如果目的僅為了送法老王靈魂上天的話,他們只需要一 艘,而非好幾艘船,而且也不需要這麼大。按照邏輯推理,這些巨型船隻應該有一 些實際用途,而且還有一些是現代人從來沒有想到過的、同時具有象徵性意義的用 途……
  我們到達大金字塔南面的中點時,終於瞭解被帶著繞行了一大圈,目的原來是 在四個重要的點上散財。除了原來在北面的30美元,在東面的50埃及磅,南面突然 冒出一個阿里應該前一天就打點好的警衛,也開口討了50埃及磅。
  「阿里,」我的聲音開始不友善,「我們什麼時候才爬金字塔?」
  「馬上,葛瑞姆先生。」我們的導遊說。他非常有信心地繼續向前,並以手勢 指示著上方,說:「我們就從西南角向上爬……」
  註釋1科爾著《探測埃及》第39篇:基沙大金字塔方位及精確尺寸之測定。J.H.Cole, Survey of Egypt ,paper  no.39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Ex act  Size and  Orientation  of the  Great  Pyramid  of Giza,Cairo , 1925.
  2如《埃及金字塔》(The  Pyramids Egypt )一書內的傳統解釋往往無法 令人滿意,連此書作者艾德華均不得不如此承認。見該書85∼87頁、206 ∼241 頁。
  3卡森著《古代船隻及航海》17頁。Lionel Casson,Ships  and  Seafaring  in Ancient  Times ,Texas  University Press ,1994,p.17.
  4史賓賽著《金字塔事實》。A.J.Spencer ,The  Great  Pyramid  Fact  Sheet ,P.J.Publications,1989.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