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進北上,這是維繫新四軍發展的重大方略。
蔣介石注意到了,他不希望在他發跡的地方有一支強大的共產黨領導的軍隊。
日軍注意到了,偽軍也注意到了,他們面臨著陷入一個陌生的戰場。
新四軍指戰員群情激昂,他們又踏上了通向勝利的征途。
向北發展,向東作戰,向南鞏固……
征途多艱險呀!
陳毅和粟裕離開新四軍軍部後,迅速部署部隊東進北上。1939年4月,陳毅和粟裕指揮的新四軍第1支隊和第2支隊已經發展到14000多人。剛進入敵後開闢茅山根據地時,這兩個支隊只有4000多人。新四軍各部隊的發展壯大,為貫徹東進北上的方針奠定了基礎。
但是,戰爭形勢也發生了變化,日偽軍採用跟蹤「掃蕩」的辦法來打擊新四軍。國民黨頑固派也以種種理由限制新四軍發展。顧祝同曾經強令新四軍第1、第2支隊在高淳、水陽間15公里的水網地帶組織防禦,企圖要新四軍同武器裝備佔優勢的日本鬼子打陣地戰。
陳毅同顧祝同交涉。顧祝同不得不收回成命,但是不准新四軍第1、第2支隊向金壇地區和溧(水)武(進)公路以南活動,國民黨頑固派還派武裝特務進入根據地活動。
陳毅同粟裕等人研究以後,決定先分兵「向東作戰」,要6團打過京滬鐵路,用「江抗二路」的番號到東路去抗擊日本侵略者;同時再組建一個團,稱新6團。這個計劃也得到新四軍軍部的批准。
一切準備就緒,部隊正要出發,陳毅突然接到軍部的命令:6團停止東進。
原來,有人擔心東路敵人太強,一個團到東路去難以打開局面。國民黨方面也會對新四軍越出原定游擊範圍而提出異議。決策者的決心開始動搖了。
陳毅經過反覆考慮,感到敵情的變化和國民黨頑固派的態度使新四軍必須更加堅定地貫徹「向東作戰」的方針,而且必須抓緊時間貫徹。陳毅再次看了看電報,把第6團團長葉飛叫到跟前,問:「葉飛同志,東進,行嗎?」
「當然。我同意東進的主意。」葉飛滿懷信心。
陳毅微微一笑,注視著葉飛,說:軍事上我可以保證,部隊不會被消滅。
第二天拂曉,6團指戰員雄赳赳、氣昂昂地向東進發。部隊出發後,陳毅馬上電告軍部,請對6團東進給予追認。
葉飛率領6團東進時,不到500人。途中與無錫、江陰游擊隊合編,沿用當地「江南人民抗日義勇軍」(簡稱江抗)的番號開展抗日游擊戰爭,頭兩仗就殲滅日偽軍150多人。在一個漆黑的夜晚,這支部隊突然插到上海西郊的虹橋機場,擊毀了4架敵機。這一仗,使京滬線上的日本鬼子大為震驚。由於這支部隊一面打擊日寇,一面放手發動群眾,人也多了,槍也多了。不到3個月,該團發展到5000多人,收繳的大量武器彈藥源源不斷地送往茅山根據地,送往新四軍軍部。
6團東進的行動很快引起了顧祝同等國民黨第三戰區方面的注意,他們懷疑陳毅把茅山根據地的主力派出去了,猜測新四軍超出了原定的游擊範圍,就讓冷欣去追問陳毅。冷欣是江蘇興化人,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1926年參加國民革命軍北伐時,任東路軍前敵總指揮部政治訓練部主任。抗日戰爭爆發後,冷欣擔任第三戰區蘇南署主任,自己認為對新四軍有所瞭解,但是,這次他沒有抓到任何確鑿的證據。冷欣左思右想,提出要陳毅派人到東路去聯繫。
陳毅一聽,很高興,說:派人東進,可以呀,但必須帶電台,不然怎麼聯繫呢?人少了不行,至少得去一個營。
冷欣連連搖頭,說:那怎麼行呢?冷欣生怕陳毅打著合法的旗號「越界」東進,只得放棄上述要求:
這年冬天,國民黨投降、分裂的危險繼續發展,顧祝同、冷欣等人不但進一步限制新四軍的活動,還不斷派遣武裝特務襲擊新四軍的後勤供給,還利用蘇北韓得勤的部隊阻止新四軍向江北發展。
為了鞏固新四軍第1、第2支隊東進北上的輝煌戰果,進一步推動蘇南地區抗日游擊戰爭的發展,1939年11月7日,新四軍第1、第2支隊領導機關奉命合併,成立新四軍江南指揮部,陳毅任指揮,粟裕任副指揮。葉飛領導的「江抗」主力與丹陽游擊縱隊合編為新四軍挺進縱隊,北渡長江,在揚州、泰州地區開展游擊戰爭。
至此,陳毅、粟裕領導的新四軍第1、第2支隊不但人數增加,在江南站穩了腳跟,還造成了跨躍長江兩岸,隨時可以向蘇北發展的有利態勢。
新四軍第4支隊的東進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曲折。
以高敬亭為司令員的第4支隊是新四軍中人最多、實力最強的一個支隊。1938年春季,新四軍江南各支隊東進皖中時,連戰皆捷,創造了繼續東進、進取皖東的極好環境。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高敬亭沒有執行黨中央關於「江北新四軍向津浦路東敵後挺進」的指示,一度按兵不動。
中央決定派新四軍參謀長張雲逸到江北,說服高敬亭率部東進,同時把廬江、無為等縣城的部分游擊隊和自衛軍編為新四軍江北遊擊縱隊,在皖中地區抗擊敵人。
但是,項英沒有及時貫徹黨中央的這個部署。
1938年11月10日,毛澤東發電報給項英,查問張雲逸到江北之事。電報中說:
白崇禧已允新四軍張雲逸同志率一個營到長江
以北安徽境內活動,已否派去?
現在安徽中部最便利我軍活動,新四軍可否派
二個營至三個營交張雲逸同志率領過江。
毛澤東不但要求新四軍派部隊到江北,還要多派部隊。白崇禧允許張雲逸帶一個營到江北,毛澤東認為可以派二至三個營。這就是一種高超的戰略遠見。
為了貫徹執行東進方針,張雲逸於1938年11月率領軍部特務營到達江北無為地區,很快與國民黨豫鄂邊游擊總司令廖磊建立了統一戰線關係,廬江、無為地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游擊隊也統一整編為新四軍江北遊擊縱隊。
這時候,部隊應該大踏步東進了。然而,高敬亭卻有意拖延。
駐紮在大別山的國民黨桂系軍隊察覺到新四軍的東進意圖以後,自己千方百計向皖東伸展,又以種種手段阻止新四軍東進,並企圖把第4支隊擠出皖東地區。在這種情況下,中央軍委再次要求新四軍第4支隊東進。
1939年3月,高敬亭不得不命令部隊東進。但是,當部隊進至合肥東北的興眾集中時,高敬亭又藉故命令部隊停止東進。高敬亭竟然帶著手槍團和特務連返回出發陣地西蔣沖。
第4支隊東進再次受到干擾。
高敬亭為什麼這樣做?歷史留下了一個謎,因為高敬亭在兩個多月以後「被錯誤地處決」。
歷史也揭開了謎底。
高敬亭是河南省光山縣堇店(今屬新縣)人,1928年春參加農民運動,翌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經擔任縣委書記、中國工農紅軍第25軍第75師政治委員、第28軍政治委員(無軍長)等重要職務。紅25軍開始長征以後,高敬亭奉命留下堅持了極其艱苦的三年游擊戰爭,使大別山上的紅旗一直不倒。正是由於這些功績,黨中央把帶領新四軍第4支隊的重任交給高敬亭。
但是,高敬亭缺乏全局觀念,不願離開大別山,不願到交通發達的水網稻田地區作戰,對黨中央確定的「東進北上」的方針貫徹不力。高敬亭甚至把4支隊當作個人資本,認為新四軍是『吃4支隊的飯』。
按照常理,項英應該督促高敬亭執行「東進北上」的方針,誰知項英在對第4支隊下達的要求中竟提出:軍事上要控制津浦、淮南兩鐵路;不宜單純擴大部隊,不宜提出創造皖東根據地的口號等等。這顯然是不符合「東進北上」的方針大略的。
4月下旬,中共中央決定成立新四軍江北指揮部,統一指揮江北的新四軍。並由東南局和江南新四軍抽調一批幹部到江北。中央還明確要求,由新四軍委派員主持成立江北指揮部。
那天一大早,葉挺同鄧子恢、羅炳輝、賴傳珠等人一起離開了新四軍軍部,前往江北。那時候,日本侵略軍在長江上設置了封鎖線,葉挺等人是從新四軍第3支隊的活動地域越過日軍封鎖線,到達長江北岸的。
一路上,葉挺同大家一起夜行曉宿,有時步行,有時乘船,整整用了10天時間,才到達廬江東湯池。張雲逸的臨時江北指揮所就在東湯池。
在東湯池,葉挺組織成立了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張雲逸兼指揮,徐海東任副指揮,賴傳珠任參謀長,鄧子恢兼政治部主任,這就為打開皖東抗戰的局面奠定了基礎。
5月9日,葉挺和張雲逸一起前往西蔣沖找高敬亭。葉挺對高敬亭說:東進方針是中央確定的,你必須率領部隊東進合肥、定遠等地,建立皖東抗日根據地。
高敬亭沉默不語。
葉挺說:你把第4支隊的幹部召集起來,我要講話。葉挺的講話實際上是對東進方針的宣傳,也是一次東進的動員。聽了葉挺的講話以後,大家進一步理解了中央的方針,對執行東進方針進行表決時,指戰員們紛紛舉起了手。
高敬亭用眼光一掃,知道胳膊擰不過大腿,也舉起了手。
高敬亭投了「東進」這一票,但心裡依然不舒服。第4支隊開始東進以後,高敬亭又瞞著葉挺和張雲逸等人要第7團和第9團停止東進。第7團和第9團都是大別山的部隊改編的,同高敬亭關係密切。
第7團的團長和政委接到高敬亭的指示,覺得是個機會,竟然叛逃離隊,投進國民黨頑固派的懷抱。
第9團的指戰員全局在胸,不聽高敬亭那一套,繼續東進。
葉挺等人得知高敬亭的行為以後,十分氣憤。第7團團長、政委逃離部隊和高敬亭屢次不執行中央指示的行為,已經嚴重影響了新四軍開闢皖東局面。一天,葉挺同張雲逸、鄧子恢等人在合肥縣青龍廠集體召見高敬亭,並按照預定計劃把高敬亭扣押起來。
雲嶺縣新四軍軍部,項英在關心第4支隊。延安,毛澤東也在關心第4支隊。國民政府方面,蔣介石更為注意江北新四軍的動態。
對高敬亭的處置,項英犯了一個不該犯的錯誤。他沒有及時請示黨中央,卻向蔣介石報告:高敬亭該不該殺。
其實,毛澤東早在一年前就告訴項英,新四軍方面的事情不要事事都請示國民政府。毛澤東以薛岳為例告誡項英,說:
薛岳等的不懷好意,值得嚴重注意。但現時方
針不在與他爭若干的時間與若干裡的防地,而在服從他的命令開到他指定的地方去,到達那裡以後就
有自己的自由了。爾後不要對他事事請示與事事報告,只要報告大體上的行動經過及打捷報給他。
毛澤東要項英「打捷報」給國民黨的將領,蔣介石卻看到了項英要處置高敬亭的報告。於是,歷史又留下了不該有的那一筆。
國民政府軍委會打電報給葉挺:「白崇禧電奉委座電令,所請將高敬亭處以槍刑照准」。
中共中央也發電報給新四軍:爭取教育改造4支隊,對高採取一些過渡辦法,利用目前機會皖南軍部派遣一些得力幹部到4支隊工作。
過渡辦法是什麼?是調離領導崗位?還是赴外地學習?
然而,當時的情況極其複雜。當葉挺看到延安發來的電報時,連聲說:晚了!晚了!因為高敬亭已於1939年6月24日在安徽省合肥縣青龍廠(今屬肥東縣)被錯誤地處決。
歷史終究是公正的。36年以後,毛澤東在有關高敬亭的一份材料上批示:「我覺此案處理不當。其責任我懷疑主要是項英。」
1977年,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決定對高敬亭予以平反,恢復名譽,認為高敬亭「在堅持鄂豫皖邊區的革命鬥爭中是有功的,將其處死是錯誤的」。
高敬亭的問題處理完後,葉挺又組織有關人員對部隊進行整編,原第4支隊編為第4、第5兩個支隊。
第4支隊由徐海東任司令員,下轄第7、第9、第14團。不久,該支隊開闢了以定遠東南的藕塘為中心的津浦路西根據地。
第5支隊由原第4支隊的第8團為核心編成,轄第8、第10、第15團,司令員是羅炳輝,政治委員為郭述申。這個支隊開闢了半塔集為中心的津浦路東根據地。
津浦路東、西等根據地的創建,不僅為皖中、皖東地區的抗戰打下了基礎,也有利於新四軍第1、第2支隊北渡長江。
新四軍東進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葉挺回到東湯池的新四軍江北指揮部以後,心情一直很沉重。一連幾天,葉挺常常夜望星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這天,葉挺剛進屋,忽然聽到一聲報告,說:軍長,彭雪楓司令員派人來,一定要見你。
葉挺的心「突」地一跳,他想,彭雪楓的游擊支隊離這裡遠呢,他派人來,一定有要緊事。剛一轉身,來人已到跟前。仔細一看,好一名英俊的指揮官。
來人是新四軍游擊支隊第2團政委譚友林,原來是賀龍的部屬。譚友林沒有見過葉挺,卻深知這位北伐名將治軍嚴格,內心非常崇敬葉挺,卻又有幾分畏懼。當他握住葉挺軍長那雙熱情的手時,一股暖流傳遍全身,旅途的疲勞一下子消失了。
「報告軍長,彭司令員派我來,請軍部解決我們的正規番號和經費問題。」說到番號和經費,譚友林顯得格外認真。
葉挺的心像被貓爪抓了一把。一支抗日的部隊沒有正規番號怎麼行?上萬人的部隊沒有經費怎麼行?彭雪楓的部隊恰恰缺少這兩項。這是為什麼?
讓我們窺視歷史長河中的一個窗口。
彭雪楓是河南省鎮平縣七里莊人,中國工農紅軍的高級指揮員,曾經擔任紅軍第3軍團師政治委員、紅軍大學政治委員、陝甘支隊第2縱隊司令員等重要職務。長征途中,彭雪楓在攻克婁山關、遵義城等戰鬥中戰功赫赫。抗日戰爭初期,彭雪楓任八路軍總部參謀處處長兼駐晉辦事處處長。1938年春季,彭雪楓到河南省確山縣竹溝鎮,兼任河南省委軍事部長。
那年,新四軍第8團的留守處在確山縣竹溝鎮組織了兩個新兵連。這兩個連由彭雪楓領導。
徐州戰役以後,中共豫西特委、豫東特委等組織了當地的民眾抗日武裝,其中有豫東遊擊第3支隊。
9月初,河南省委根據周恩來、葉劍英的要求,決定由彭雪楓率領新四軍游擊支隊300多人挺進豫東。10月11日新四軍游擊支隊到達西華杜崗時,與豫東遊擊第3支隊一部及先遣大隊合編,部隊擴大到1000多人。這支部隊仍然稱為新四軍游擊支隊,由彭雪楓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這以後,彭雪楓率領游擊支隊繼續東進,行程千里,一邊作戰,一邊發展壯大部隊。淮陽縣竇樓一仗,與日本鬼子的騎兵隊遭遇,斃敵少尉以下十多人。到1939年初,彭雪楓的游擊支隊已經發展為3個團、1個游擊總隊和一個隨營學校,共約5000多人的強大部隊。但是,他們一度與新四軍軍部失去聯絡。
周恩來離開新四軍軍部以後,葉挺軍長要組織部隊東進北上,卻不知道新四軍游擊支隊在哪裡,葉挺急了,只好發電報到延安,問:「彭雪楓部現在何處,最近情況如何,又將用何種名義?」
葉挺相信彭雪楓的部隊一定在打日本鬼子,卻不知道他們是何種名義。葉挺著急呀!他向延安提出,彭雪楓「如能與我們發生關係最好」。
彭雪楓也在找葉挺。游擊支隊在貧困地區活動,由於國民黨政府不給正式編製,部隊極其艱苦,數千人有時候連紅薯粥也喝不上。眼看就是春節了,支隊司令部提出,能不能把那十幾匹馬賣了?
彭雪楓一聽,很不高興,那是僅有的十幾匹戰馬呀,怎麼能賣呢?但是,他很快又作出決定:賣,把我那坐騎也一起賣掉,讓部隊吃幾餐飽飯。
於是,豫皖邊界傳開了「窮兵賣馬」的謔語。
游擊支隊的馬只能賣一次,以後怎麼辦?為了部隊的生存和發展,6月1日,彭雪楓給黨中央發電報,其中提出:
我支隊合法名義及每月經費至今尚未解決。前接雲逸同志電說,葉軍長此次渡江向蔣要求江北部隊合法名義問題,要我們報告人員武器數目,也已照發。但數日來迄無電復,是否有望,尚無可知。總之經費不能解決,這是我們經常焦慮的一個大問題。
延安,毛澤東和黨中央也十分關心彭雪楓領導的這支部隊。6月14日,中央軍委復電新四軍軍部、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和彭雪楓的游擊支隊。電報中講到:
本軍江北已成立指揮部,彭雪楓以四軍名義在蒙城、宿縣一帶行動,應與指揮部聯繫,以便直接指揮和瞭解該部情形。同時雪楓所在地區行政系統、統戰關係等均與中原關係密切,交通亦較便利,故
中央決定:一、雪楓部仍劃歸葉張指揮;二、雪楓部活動地區仍劃歸中原局管轄。
這份電報沒有說明解決游擊支隊經費的辦法,半年以後,毛澤東在另一份電報中說:「經費絕無他項出路,全黨均須自力更生。」
彭雪楓考慮再三,才派譚友林來找葉挺。
聽了譚友林的匯報,葉挺心裡翻江倒海。他想,彭雪楓這支隊伍沒有軍餉,沒有被服,彈藥接濟又十分困難,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一邊作戰,一邊建軍,能發展到現在這樣的規模,真是不容易呀!葉挺對譚友林說:津浦、隴海這兩條鐵路的交叉地帶歷來為兵家所必爭,你們能在那裡建立根據地,是大有作為的。
譚友林兩眼注視著葉挺,他想起了昨天晚上同葉挺一起去捉青蛙,想起了葉挺對青蛙和田雞這一名稱的議論……。然而時時讓他不能停止思考的是游擊支隊的軍餉和番號問題。
他正想問,葉挺卻先說了。
「指揮部已經為你們籌集了幾萬發子彈和幾挺機槍,這些東西要運到游擊支隊去就必須通過日本鬼子的封鎖線。這樣吧,你轉告彭雪楓,讓他派一支部隊來,把這批武器運回去。」
「部隊番號怎麼辦?」譚友林問。
葉挺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他說:「新四軍經過這次江北整編,已經有5個支隊。我想,游擊支隊可以正式編為新四軍第6支隊。但是,這件事要請示延安,也要得到重慶方面的批准。我會盡快想辦法的。」
8月3日,譚友林帶著江北指揮部發給的5000元現款和一批藥品,同警衛班一起返回皖西北。葉挺也在這一天離開東湯池,返回江南,他要同國民黨方面交涉,爭取得到第6支隊的番號。
9月6日,彭雪楓領導的游擊支隊主力回到渦陽新興集,進行整訓。在短短一個月內,先後成立了6個獨立大隊,部隊人員增加了幾十倍,成為游擊支隊發展的全盛時期。
正當這支部隊大力發展時,國民黨第一戰區派出騎兵第2軍和騎兵第8師向西華、沈丘推進。騎兵第2軍是何國柱指揮的部隊,原來屬於東北軍;騎兵第8師馬彪部,原來駐在青海。國民黨派出這兩支部隊到西華,不懷好意。新四軍游擊支隊在東進過程中又面臨新的戰鬥。
11月,游擊支隊正式編為新四軍第6支隊,彭雪楓擔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這支隊伍當時已發展到9個團12000多人,打開了豫皖蘇邊的抗戰局面。
新四軍主力東進時,軍部仍留在皖南雲嶺。
顧祝同覺察到新四軍東進北上的戰略意圖以後,心生一計,他命令新四軍派一個支隊去接替青弋江國民黨軍隊的防務。
項英派第3支隊的兩支團去青弋江。誰知新四軍接防以後,敵人從灣沚集中兵力向新四軍陣地發起進攻。這一仗整整打了三天三夜,新四軍將士憑借勇敢機智,終於取得了勝利。
顧祝同耍了一個心眼。
1938年6月,毛澤東曾經告訴項英:「顧祝同較開明,望與好好聯絡。」當時,毛澤東的判斷是對的,隨著戰爭形勢的發展,顧祝同的行為發生了變化。
日軍和偽軍覺察到新四軍東進北上的戰略意圖以後,調集兵力,對皖南地區進行頻繁「掃蕩」。當時,新四軍軍部只有第3支隊和第1支隊第1團、第2支隊第3團等部隊,形勢十分嚴峻。
1939年5月,1000多日偽軍向繁昌出動,被新四軍指戰員擊退。半年以後,3000多日偽軍又兩次進攻繁昌,但是,敵人又沒有得手,新四軍取得了繁昌保衛戰的勝利。
到年底,新四軍第3支隊等部隊連續作戰200多次,成功地保衛了新四軍軍部和皖南抗日根據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