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紀實文學>>甘地自傳

雲台書屋

甘地年譜

  1869年10月2日 生於印度南部卡提亞華邦波爾班達城,即蘇達瑪普裡地方。
  1876年 隨父遷居拉奇科特。入小學讀書。同嘉斯杜白訂婚。
  1881年 就讀於拉奇科特阿爾弗烈德中學。
  1882年 與嘉斯杜白結婚。
  1885年 父親逝世,享年63歲。
  1887年 中學畢業,升入巴弗納伽城沙瑪爾達斯學院。因學習困難輟學回家。
  1888年9月 赴英就讀於倫敦大學,攻法律。遺妻、子於家。
  1891年6月 考試及格,獲得律師資格,離倫敦回國。1892年 去孟買當律師,因無收入,不到半年即重返拉奇科特,依靠乃兄分給的律師業務生活。
  1893年4月 應印度富商達達·阿布杜拉之聘赴南非處理債務糾紛。
  1894年 為南非杜爾班印度僑民起草請願書遞交納塔耳立法議會,反對規定具有50英鎊不動產才有選舉權的歧視印度僑民的規定。甘地在納塔耳登記為第一個有色人種律師。
   5月22日 南非印度僑民第一個政治團體納塔耳印度人大會在甘地的組織下成立。甘地寫了兩本小冊子:《向南非英國人呼籲》和《印度人選舉權》,進行宣傳工作。1896年夏 甘地回國,先後赴加爾各答、阿拉哈巴、孟買、浦那、馬德拉斯、拉奇科特等地廣泛結交新聞界名人和印度國民大會黨領袖,宣傳南非印度僑民的疾苦,爭取他們的同情和支持。
   11月 攜妻、二子再度赴南非,一子留國內。
  1897—1899年 在南非當律師。注意研究印度僑民的生活。
  1899年10月 英國人發動的殖民戰爭——波耳戰爭爆發,甘地組織了一個300人的印度救護隊赴前線為英軍服務。
  1900年2月 救護隊解散。英國政府對甘地的效勞甚為賞識。
  1901年12月 應國內友人催促攜眷返印度,並趕赴加爾各答參加第十七屆國大黨全國委員會,提出一個有關南非印僑的議案,並獲得通過。
  1902年12月 應邀赴南非準備向英國殖民大臣張伯倫遞交請願書,請求給予印度僑民平等的待遇,但是沒有結果。
  1903年 在南非研究印度契約工人的問題。
  1904年 在南非創辦《印度輿論》週刊,並在杜爾班附近花了1000英鎊買下100英畝土地建立「鳳凰村」,志願參加該村者都得參加體力勞動,維持同樣簡樸的生活,開設印刷廠,自行印刷《印度輿論》。
  1905年 致力於印度僑團各教派的團結工作。
  1906年4—6月 朱魯人反英起義,甘地倡議以納塔耳印度人大會名義組織救護隊為鎮壓「叛亂」的英軍服務。但英軍叫他去照料朱魯傷員,這使甘地對被迫害的朱魯人發生了同情。甘地從前線回來後,即與鳳凰村人員討論節育問題,並把他的決定告訴他的妻子。從此甘地實行了1900年以來從未堅決實行過的絕對節育的生活。
   8月 德蘭士瓦政府規定印度「苦力」(對一般印度人的蔑稱)居留八年以上者始可定居德蘭士瓦,並須辦理登記手續,否則將受處罰。甘地組織僑民為取消此一規定而鬥爭,無結果。
   10月 甘地參加南非印僑代表團赴倫敦請願,會見了英國的印度事務大臣和首相,終於取得他們同意停止此項政令。
  1907年 德蘭士瓦與奧朗吉殖民地合併為自由邦後,這個法令又被議會通過了,並定於1907年7月實行。後因受到抵制,政府又延期一月,仍受抵制。在這次鬥爭中,甘地初次運用了「非暴力抵抗」的辦法,而於12月最後一周被傳訊,並被判驅逐出德蘭士瓦。但甘地拒絕離境。旋即入獄。後來南非政府建議如印度僑民自動進行登記,該法令即可撤銷。甘地接受此項建議。
  1908年1月31日 甘地獲釋。但是那個法令並沒有取消,甘地即勸印僑將居民證焚燬,進行非暴力的抵抗,並舉行群眾大會抗議政府背信棄義。
   9月29日 甘地再度被捕,並判處罰款25英鎊或做苦工兩月。他接受後者,拒絕前者。
   12月初 甘地出獄。
  1909年2月 甘地又回德蘭士瓦,因無證件,又被判處徒刑三月,於5月24日獲釋。
   6月23日 甘地率代表團到倫敦請願,但是沒有結果。旅英期間同印度各界人士和英國朝野有廣泛接觸,「印度自治」的概念開始形成。
   11月13日 離英返南非。印度國內對甘地領導的鬥爭予以大力支持。
  1910年5月 甘地在約翰內斯堡近郊辦托爾斯泰農場,並開始同托爾斯泰通訊,深受托爾斯泰非暴力思想的影響。1911年 為了抗議南非歧視印度人的移民法,甘地組織了非暴力抵抗運動,並於5月間同史沫滋將軍達成了臨時協議,雙方暫時妥協。
  1913年9月 甘地再度組織印度僑民進行非暴力抵抗運動,以抗議歧視印度僑民的立法,嘉斯杜白也參加了,並因此被捕。
   10月 甘地領導2000多印度礦工進行罷工,徒步自新堡至伏爾克斯魯斯特,要求政府取消徵收三英鎊人頭稅的法令,甘地因此被捕,監禁九個月。
  1914年 史沫滋將軍在印度僑民和輿論的壓力下與甘地取得了臨時協議,取消了三英鎊人頭稅,承認印度人的合法婚姻,同意印度人按了指模之後,即可進入南非。 7月 甘地離南非取道倫敦回國,適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甘地即為英國政府組織印度救護隊,他自己則因病於12月回國。
  1915年 甘地回國後到處旅行,以瞭解印度的實際情況,並在阿赫梅達巴創立非暴力抵抗學院。
  1916年 甘地繼續旅行全國各地,在貝奈勒斯和馬德拉斯大聲疾呼,反對不可接觸者制度,主張經濟自主。
   10月 甘地參加阿赫梅達巴印穆(斯林)政治領袖聯合會議,力主印穆團結。
   12月 國大黨在勒克瑙會議中通過了印穆合作公約。1917年 甘地赴三巴朗調查靛青工人受剝削與折磨的情況,促使政府成立委員會進行調查。比哈爾省政府後來接受了委員會的建議,廢除靛青工人的契約制度。
  1918年 甘地赴阿赫梅達巴組織紡織工人罷工,要求增加工資,甘地並以絕食迫使資方讓步。阿赫梅達巴罷工結束之後,甘地又赴凱達縣組織農民進行抗稅運動,迫使政府同意免征歉收農民的田賦。 1—4月 參加印度總督召開的作戰會議,並應總督之請積極為大英帝國招募新兵以應歐洲前線之急需。
  1919年 為了抗議政府通過的剝奪人民民主的勞萊特法案,甘地在孟買成立了非暴力抵抗大會,並發動非暴力抵抗運動,定於4月6日舉行全國總罷市。甘地因違禁進入旁遮普被捕押解回孟買。旁遮普阿姆裡察發生了英國軍警屠殺集會群眾的慘案,孟買和阿赫梅達巴等地群眾為抗議英國當局暴行,發生暴動,搗毀警局,各地紛紛宣佈戒嚴法。甘地認為群眾行動有違非暴力原則,親赴阿赫梅達巴宣佈停止非暴力抵抗運動。甘地為宣傳非暴力抵抗的原理,在孟買創辦《新生活》週刊並接編《青年印度》週刊。
   11月 甘地在德裡主持基拉法會議,第一次提出抵制英國的「不合作」主張。
  1920年8月1日 為了抗議英國所加於土耳其的苛刻和約,甘地發動了一次不合作運動,號召受封者退回爵位封號,抵制學校、法院等,提倡紡織土布,不買英國布。其後甘地到旁遮普、信德、馬德拉斯等省旅行,宣傳基拉法問題,力主印穆團結。
   9月 國大黨在加爾各答舉行特別會議,通過了甘地不合作運動的決議,在修正案中加上自治的要求,把印度自治同印穆團結聯繫起來。甘地宣稱,如果按他的計劃行事,印度可望在一年內獲得自治。
   11月 甘地在阿赫梅達巴創辦古遮拉特國民學院,宗旨是印度統一,保存固有文化。
   12月 國大黨在拿格埔舉行年會,修改黨章,成為一個現代政黨。甘地提出一年內自治的口號,再度獲得支持。
  1921年1月 加爾各答3000大學生罷課響應一年內自治的口號。
   2月 甘地赴加爾各答為國民學院揭幕,全國各地創辦國民學校之風大盛,學生紛紛離開英國學校,抵制英國式教育。全國各地展開大規模的宣傳運動和不合作運動,甘地同時宣傳社會改革、印穆團結,特別是不可接觸者問題。全國有五十萬人舉行罷工,局勢極為緊張。印度總督李定勳爵於5月邀見甘地,但是沒有結果。
   7月 國大黨全國委員會在孟買通過決議提倡紡織和服用土布,抵制英國布,並決定抵制威爾斯王子的訪問。甘地則旅行全國各地宣傳服用土布。
   9月 甘地削髮,上身裸露,從此始終保持此一裝束,丘吉爾譏為「半裸體的遊方僧」。
   10月 甘地等五十人發表宣言譴責印度政府迫害穆斯林領袖阿里弟兄,後來由於他們被判處兩年徒刑,全印國大黨會議還通過決議支持甘地等人的宣言。
   11月17日 威爾斯王子抵達孟買,全印舉行總罷市,孟買發生大規模騷動,甘地則以此種行動有違他的非暴力主張,遂進行絕食,以示「懺悔」。全國許多省份的國大黨組織被宣佈為非法,政府並開始大規模的逮捕。
  1922年2月1日 甘地向印度總督李定勳爵提出最後通牒,要求舉行全國各黨派圓桌會議討論印度地位問題;要求釋放被捕的不合作運動者,公開宣佈不干涉非暴力的活動;要求開放言禁;限期於七日內加以接受,否則即將展開全國規模的「文明的不服從運動」。
   2月6日 政府發表公報,完全加以拒絕。
  5日 聯合省喬裡喬拉村農民舉行示威,警察開槍,群眾即縱火燒燬警局,21名警察被燒死。11日國大黨工作委員會應甘地請求推延全國展開文明的不服從運動的計劃,而以紡織、改革和教育活動來代替。12日甘地進行五日的絕食。甘地的決定引起了黨內外的普遍不滿和攻擊。但是英印政府並不以此為足,於3月10日將甘地逮捕,並判六年徒刑。全國反英運動進入低潮。
  1924年2月5日 甘地因盲腸炎施行手術獲釋。
   3月22日 甘地開始同羅曼羅蘭通訊,並重新主編《青年印度》和《新生活》,重新宣傳印穆團結的重要性。
  6月 國大黨在阿赫梅達巴舉行年會,甘地提出四個議案:
  1.黨員每日至少須紡織半小時,每月十五小時,至少須向黨組織交納紡紗三英兩;
  2.黨的負責人員如不接受指示執行任務將被視為出缺,而由他人遞補;
  3.凡忠實履行下列五種抵制者,始得被選為黨的負責工作人員:機織布,政府法庭,學校,封位和立法機構;凡已在位而不能履行者應辭職引退;
  4.譴責政治暗殺的行動,確定此種行動有違自治目的和非暴力的原則。上述提案遭到自治派的強烈反對,但仍以多數通過。摩迪拉爾·尼赫魯批評甘地此舉極為專制,引起國大黨內部的分裂。
   9月 科哈特印穆發生嚴重的武裝衝突,死傷155人。甘地為了促成印穆團結,進行了21天的絕食。26日在德裡舉行了印穆團結會議,甘地因絕食未參加。會議的第一個決議即重申印穆將致力於團結事業,要求甘地停止絕食。但會議充滿分歧,特別是在護牛問題上。
   11月 國大黨年會開會。甘地和達斯、尼赫魯發表了一個聯合聲明,停止不合作運動,但以後國大黨員必須交納2000碼土布以代替四安那的黨費。
   12月26日 國大黨在貝爾關舉行大會,甘地當選為國大黨主席。
  1925年初 甘地旅行卡提亞華、中印度、孟加拉、馬拉巴和特拉凡哥爾、馬德拉斯;下半年旅行比哈爾和聯合省,大力宣傳土布運動和廢除不可接觸者制度的主張。各地集會通過決議抵制洋布。
   9月 國大黨在巴特那舉行年會,在甘地倡議下成立全印紡織者協會。
   12月 甘地開始在《青年印度》週刊連載他的自傳。1926年 甘地退居阿赫梅達巴非暴力抵抗學院,一方面休養身體,一方面整頓該學院並進行鞏固全印紡織者協會的工作。
   12月 甘地赴阿薩姆省戈哈地參加國大黨年會,提出反對南非種族歧視的決議,並把它同取消國內不可接觸者制度的主張聯繫起來。
  1927年 上半年甘地又旅行孟加拉、比哈爾、中央省、馬哈拉斯特拉、卡那達克等省邦;下半年旅行邁索爾、馬德拉斯、泰米爾納德等地,宣傳服用土布、婦女參加社會活動、取消賤民階級、統一言語等問題。
   10月 甘地應印度總督邀請赴德裡商談英國政府即將宣佈成立西蒙委員會調查政府系統工作情況的問題。
   11月 甘地訪問錫蘭。
   12月 赴馬德拉斯參加國大黨年會。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剛從歐洲和蘇聯訪問歸來,提出印度獨立和反帝決議,甘地認為過激,未參加討論,但同意穆斯林聯盟劃分選區的建議以促進印穆團結。
  1928年2月 西蒙調查團到達孟買,全印各地紛紛舉行總罷市和示威遊行,發生流血事件。
   5月 甘地參加馬德拉斯國大黨全國會議。這次會議通過決議要求給予印度自治領地位,並決議召開全國黨派會議,以抵制西蒙調查團。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等人則要求完全獨立,並在黨內成立「印度獨立同盟」。
   12月 國大黨舉行全國委員會會議,甘地提出自治領議案,並限期於1930年12月31日以前接受,否則將重新發動非暴力的不合作運動。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等少壯派加以反對,要求同英國斷絕關係。最後甘地的議案修改為一年內獲得自治的議案。
  1929年2月 甘地訪問信德省。
   3月 訪問緬甸。
   3月底 甘地返加爾各答,參加一次群眾集會,會上焚燬英國布,甘地因此被拘留。政府還在全國逮捕工會領袖,構成所謂米魯特陰謀案,全國各地罷工罷課風起雲湧,暴動四起。
   5月 甘地赴安德拉旅行六周。
   5月底 甘地參加孟買國大黨全國會議,決定於1930年8月以前組織750,000人迎接革命高潮。
   6—11月 訪問聯合省各地。
   9月 國大黨工作委員會在勒克瑙開會,甘地支持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當選為國大黨主席。
   10月 印度總督艾爾文勳爵宣佈英國政府準備召開圓桌會議討論印度政府組織法問題。同時,印度各黨派領袖集會德裡,要求給予自治領地位,並發表共同宣言,甘地也參加了。
   12月 艾爾文總督邀請甘地等人商談自治領地位問題,無結果。國大黨全國會議在勒克瑙召開,由於新任主席尼赫魯的堅持,甘地同意將黨章宗旨之「自治」改為「完全獨立」,並通過相應的決議。
  1930年1月2日 國大黨工作委員會決定於1月26日全國舉行大示威,支持完全獨立的決議。但是甘地並沒有積極參加,因為他認為印度還沒有得到自治,談不上獨立。他提出11點要求,如禁酒,減少田賦、鹽稅,釋放政治犯,取消罪犯偵緝局等,如得到滿足,即可停止文明的不服從運動。
   2月 國大黨工作委員會開會討論如何展開文明的抵抗運動,甘地建議以爭取削減鹽稅為主要內容。
   3月2日 甘地致函印度總督,提出上列要求,否則即將展開全國性的文明的不服從運動。總督加以拒絕。
   3月12日 甘地挑選了來自全國各地的78名志願人員,親自率領自沙爾瑪第出發至丹地海邊淘鹽,成千上萬的人隨行,各省紛紛響應。甘地便到各個濱海地區向群眾進行動員教育。政府則加以殘酷鎮壓。5月4日深夜甘地在蘇拉特縣被捕,全國舉行大罷市和罷工抗議政府暴行,抵制英國布,形成革命高潮。國大黨被宣佈為非法,禁止集會遊行。
   7月 英國政府為緩和矛盾,宣佈將在倫敦舉行圓桌會議,討論印度地位問題,籲請各黨派領袖參加。
  1931年1月 圓桌會議在倫敦舉行,國大黨無人參加。 1月26日 英印政府無條件釋放甘地等國大黨領袖,並取消對國大黨的禁令。
   2月17日 甘地赴德裡與印度總督艾爾文會談,提出六點要求,作為和談條件:大赦,立刻停止迫害,發還沒收的財產,恢復因政治理由被撤職的人員,准許自由制鹽,調查警察暴行。會談無結果。鎮壓仍繼續進行。
   2月27日 甘地二次應邀與艾爾文會談,仍無結果。
   3月1日 甘地三次應邀與艾爾文會談。艾爾文同意減輕監視,釋放政治犯,但拒絕賠償受害人的損失和處分警察暴行。艾爾文還同意在下一次圓桌會議上討論印度政府組織法,但拒絕討論獨立問題。甘地加以接受,國大黨工作委員會勉強通過了甘地的意見。
   3月5日 甘地與艾爾文簽訂「休戰協議」,革命高潮轉趨低落,這個協定引起強烈反對。3月底甘地赴卡拉奇參加國大黨會議時,有人在車站上組織了反對甘地的示威。大會重申要求獨立的決心,並委派甘地為代表參加倫敦的圓桌會議。會後甘地赴各地解釋國大黨的政策,並呼籲印穆團結。
   8月 由於政府在聯合省、西北邊省等地仍繼續鎮壓政策,屢經甘地呼籲無效,甘地等國大黨代表取消赴倫敦開會的決定,以示抗議。
   8月25日 甘地赴西姆拉會晤印度總督威靈頓。28日發表聲明說,政府承認原協議有效,答應對破壞協議事件進行調查,甘地遂決定代表國大黨赴倫敦參加圓桌會議。 9月 甘地赴倫敦參加圓桌會議,在會上提出自治要求和大選建議,英國政府則堅持殖民地政策,但同意建立議會制、
   12月5日 甘地離倫敦返印度,途次法國,會見了羅曼羅蘭,並訪問了羅馬。
  1932年1月 甘地回到印度,發現政府對孟加拉、聯合省、西北邊省的國大黨及其他黨派仍進行迫害,甘地向總督呼籲無效,國大黨工作委員會乃通過決議抵制英國布,關閉酒店,進行非暴力的抵抗。
   1月4日 甘地被捕,大規模的迫害又展開了。但反英運動仍繼續開展,頭四個月被捕者達80,000人。
   8月17日 英國首相麥克唐納宣佈印度少數民族選舉法,各省議席增加一倍,孟加拉和旁遮普的少數民族和穆斯林另立選區分別選舉,賤民階級的選舉權也得到承認,但須自立選區分別選舉,並保留一定的席位。
  18日甘地致電麥克唐納,對賤民階級的選舉法提出抗議,並表示政府如不收回成命,將自9月20日起絕食至死。
   9月19日 全國各地集會要求英國政府撤銷上述決定。 9月20日 甘地開始絕食。全國各地寺廟均為賤民開放,為甘地祈禱。
   9月25日 國大黨領袖與賤民階級代表就議席和選舉法問題取得協議。甘地於27日停止絕食。英國政府終於同意。反英運動轉為要求廢除賤民階級運動。
  1933年2月 甘地創辦賤民週刊《哈里人》。
   5月8日 甘地為呼籲取消賤民階級絕食21日,印度政府立即加以釋放,甘地即宣佈停止文明的抵抗一月,並籲請政府釋放政治犯。
   6月26日 甘地宣佈解散沙爾瑪第非暴力抵抗學院,以便學員分別參加各地的不合作運動。
   8月1日 甘地以煽動治安罪被捕,4日獲釋,但不准離開浦那,後因違禁再度被捕,判處一年徒刑,但因甘地絕食又予假釋,甘地即赴各地宣傳哈里人運動,並募款進行社會改革。
  1934年3月 甘地赴比哈爾參加救濟地震災民的工作。
   4月 甘地決定停止文明的不服從運動。
   5月 甘地在國大黨全國會議上提出國大黨參加大選的議案。
   6月 印度政府下令解禁國大黨。
   10月28日 甘地宣佈自國大黨退休,專心致力於社會改革工作。
   12月14日 全印農村工業協會在瓦達成立,它的宗旨是遵照甘地的指示從事農村改組和復興工作。
  1935年 甘地通過全印紡織者協會、全印農村工業協會、甘地哈里人之僕社和《哈里人》週刊,並親自到全國各地宣傳禁酒、基本教育、責任與義務、新舊秩序、醫藥衛生、節制生育、文學藝術等工作,為1937年國大黨在大選中取得勝利打下基礎。
  1937年2月 英屬印度舉行大選,國大黨在11省的7個省份獲得絕對多數。國大黨工作委員會在瓦達開會,研究大選形勢,甘地參加了,但沒有發表什麼意見。其後根據甘地建議,國大黨通過決議,定印地語為印度國語,以代替英語。
   3月 國大黨通過甘地草擬的決議,要求各省英國省督保證不干預國大黨政府,否則拒絕組閣。英國政府最初加以拒絕,但最後不得不同意同國大黨政府合作。甘地這個時期在《哈里人》所發表的文章,被認為是國大黨政府所遵循的指示。
   8月 國大黨在瓦達召開全國委員會,各省國大黨總理都參加。甘地提出禁酒決議。國大黨政府組成後即釋放政治犯,撤銷緊急權力,恢復許多組織的合法地位,解禁許多被封的報紙。
  1938年4月 甘地赴加爾各答參加國大黨工作委員會,並提出決議草案,指責英印政府歧視印度商人。
   4月28日 甘地赴孟買與真納會談印穆團結問題,無結果。
   10月 甘地訪西北邊省,與「邊疆甘地」加法汗討論國內形勢問題。
  1939年1月31日 國大黨第一次以競選方式選舉主席,孟加拉少壯派蘇巴斯·鮑斯擊敗了甘地所支持的候選人當選。甘地自認為是一大失敗。這時印度各土邦正在加緊鎮壓國大黨人,使甘地特別傷心的是,拉奇科特當局也採取同樣的鎮壓措施,甘地夫人因此被捕,引起全國騷動。
   2月 甘地親赴拉奇科特與政府談判,提出政治改革和釋放政治犯的要求。
   3月3日 甘地開始絕食至死,抗議土邦的高壓手段。4日,孟買、比哈爾、中央省國大黨政府致電印度總督要求干涉土邦的高壓政策,林裡資哥總督立即致電甘地,答應派人斡旋。
   3月15日 甘地赴德裡與印度總督會談印穆關係問題,無結果。
   4月16日 甘地在拉奇科特廣場上做禱告,有一群穆斯林在場外示威反對他,禱告後甘地徒步通過示威群眾,遭暴徒毆打。
   4月29日 國大黨在加爾各答舉行全國委員會。但是由於甘地的抵制,鮑斯未能成立新的工作委員會,而舊的工作委員會又拒絕同他合作,結果導致鮑斯辭去國大黨主席職務,在國大黨內另組前進集團,與甘地相抗衡。
   9月3日 英國對德宣戰,同日,印度總督未與印度各黨派會商,逕自宣佈對德作戰,5日始邀請各黨派領袖會商。 9月14日 國大黨工作委員會在瓦達開會,討論印度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態度,通過了有名的決議,譴責英國政府越權為印度人民決定和戰問題,反對法西斯和納粹,表示印度人民與德、日人民無隙,對戰爭採取中立態度(決議為賈瓦哈拉爾·尼赫魯所起草)。
   10月17日 林裡資哥總督宣佈承認穆斯林聯盟對印度穆斯林有發言權,宣佈戰後可以給予印度自治領地位。國大黨工作委員會聲明反對,並呼籲各省國大黨政府辭職抗議。10月底國大黨政府全體辭職,各省政府的國大黨職位即為穆斯林聯盟所代替。
  1940年3月 穆斯林聯盟在拉合爾的會議中通過要求成立巴基斯坦的決議,同國大黨的關係益趨對立。
   8月8日 林裡資哥總督發表聲明,同意戰後給予印度自治,但是有兩個條件:「少數民族的利益不容忽視」,憲法問題戰後另議。國大黨對此加以反對,仍堅持完全獨立。
   9月27日 甘地赴西姆拉與印度總督會談印穆關係和印度未來地位問題,無結果。
   10月13日 甘地在國大黨工作委員會上提出展開非暴力的抵抗運動的建議。
   10月17日 甘地授權文諾巴·巴維發表反戰演說,展開個人的不服從運動。21日文諾巴被捕,政府禁令報刊透露任何有關反戰活動的消息。
   11月10日 甘地主編的《哈里人》被迫停刊。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繼文諾巴之後,準備展開反戰宣傳運動,也被逮捕。11月中旬,甘地展開第二階段的所謂「代表性的非暴力運動」,由國大黨各級負責人領導進行,這些人也都先後被捕。
   12月24日至1941年1月4日 甘地下令暫停非暴力的抵抗運動,作為對聖誕節的善意。
  1941年1月5日 開始了甘地所組織的第三階段的非暴力的抵抗運動,規模較前更大。
   4月 開始第四階段的鬥爭,被捕者達兩萬人。
   6月中旬 德軍侵略蘇聯,國際形勢更為緊張。
   7月 印度總督宣佈擴大執行委員會,企圖取得印度人更大的支持,國大黨仍堅持抵制。
   10月 國大黨各級領袖幾已全部入獄,紛紛要求停止這種無效果的鬥爭,但甘地仍要堅持下去。
   12月3日 英國政府在戰爭形勢更為緊迫的情況下,宣佈釋放賈瓦哈拉爾和國大黨主席阿沙德。4日全部非暴力抵抗被捕者約二萬五干人也被釋放了。但是國大黨的政策並沒有改變。
   12月中旬 甘地發表有名的「建設綱領」,力主印穆團結,取消賤民階級,禁酒,服用土布,興辦農村工業,農村衛生,基本教育,成人教育,提高婦女地位,普及國語等。
   12月23日 國大黨工作委員會在八度裡開會,討論日本擴大戰爭後的國際形勢和對策,通過決議對被侵略國家和人民表示同情,但仍堅持印度獨立,否則就不可能保衛自己。
  1942年3月7日 仰光陷落。11日英國首相丘吉爾宣佈派遣克利浦斯赴印,提出成立印度聯邦,具有自治領地位,戰後制定憲法,但各省和土邦有權決定是否參加印度聯邦。克利浦斯同甘地等各黨派領袖舉行會談。穆斯林聯盟因為沒有滿足它成立巴基斯坦的要求,拒絕克利浦斯方案。國大黨和印度教大會黨多少是滿意的,但是因為沒有規定時限,也加以拒絕,據說堅決主張拒絕的就是甘地。因為甘地反對任何戰爭。
   4月 甘地開始宣傳英國「滾出印度」的主張。
   8月 國大黨全國委員會正式通過英國人「滾出印度」的決議,要求英國人交出政權。9日,甘地被捕,國大黨工作委員會全體成員也被捕,全國騷動。到1942年底,全國有250個火車站被破壞,500個郵電局受到襲擊,150個警察局被攻擊。政府採取高壓政策。從8月到11月,據官方統計,死傷群眾900人以上,被捕者逾60,000人。
  1943年2月10日 甘地為抗議政府的高壓政策,開始絕食三周。全國騷動,紛紛要求解放甘地和國大黨其他領袖。
  1944年2月22日 甘地夫人嘉斯杜白死於獄中,全國各地舉行大罷市,抗議政府的鎮壓措施。
   5月6日 甘地和國大黨其他領袖全部獲釋。
   9月8日 甘地同真納舉行最後一次會談,試圖解決印穆關係和印度未來地位問題。會議繼續到9月27日,無結果而散。真納仍堅持印穆分治,成立巴基斯坦,甘地則堅決反對。
   10月2日 甘地75歲生日,全國各地熱烈慶祝。
  1945年6月14日 印度總督魏菲爾發表廣播演說,建議給予印度自治,成立印度人的政府,英國只保留總督和陸軍總司令的職位,制憲問題待對日戰爭結束後另議。魏菲爾還建議在西姆拉舉行黨派會議,協商組織部長會議問題。甘地謝絕參加會議,建議改請國大黨主席阿沙德參加。
   6月25日 會議在西姆拉舉行,甘地未參加會議,但他仍趕赴西姆拉,幕後指導國大黨。關於部長會議成員和席數問題,因國大黨堅持為全國性政黨,有權派穆斯林黨員代表穆斯林參加政府,而穆斯林聯盟則堅持穆斯林代表席位應由聯盟包攬,雙方相持不決,會議宣告破裂。
   7月26日 英國工黨政府成立。
   8月21日 印度政府宣佈全印度舉行大選。
   9月21日 國大黨全國委員會在孟買舉行,甘地因病未參加。大會通過決議指責魏菲爾方案不明確,說明英國仍堅持殖民地統治。
   11月 甘地赴孟加拉視察饑荒災區。
   12月7日 甘地在加爾各答參加了國大黨工作委員會,該會通過的決議之一就是開除國大黨內的共產黨員,借口他們「違反1942年英國人滾出印度的決議」。
  1946年1月 甘地自孟買轉赴阿薩姆視察饑荒災區。
   2月 甘地赴馬德拉斯視察饑荒災區。
   2月19日 皇家印度海軍印度籍官兵在孟買提出獨立要求,英國政府不但加以拒絕,而且派兵鎮壓,於是發生兵變。甘地發表聲明譴責印兵行動,認為違反非暴力原則。
   5月2日 甘地抵西姆拉參予國大黨與穆斯林聯盟同英國政府內閣代表團關於成立制憲會議和國民政府問題的談判。但是由於穆斯林聯盟仍堅持分治,這次談判又告失敗。
   6月底 英國內閣代表團提出一個新建議,以教派為基礎成立制憲會議,組成印度聯邦,各省於10年後可以決定是否留在聯邦之內,國大黨接受此一建議,穆斯林聯盟則加以拒絕。
   7月 印度總督建議組織臨時政府,國大黨接受,並建議同穆斯林聯盟組織聯合政府。穆盟不但加以拒絕,且於8月16日宣佈直接行動,在加爾各答發生大規模的印穆衝突。
   9月2日 以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為首的臨時政府組成,甘地給這個政府規定了四大任務:爭取獨立;解決教派衝突問題;消除不可接觸者階級;服用土布。
   10月 尼赫魯再度與真納談判組織聯合政府事,真納終於同意穆斯林聯盟參加臨時敗府。甘地希望這將鞏固印穆團結,但對穆盟參加臨時政府是為了爭取成立巴基斯坦事表示遺憾。甘地赴加爾各答,企圖平息穆斯林的教派火焰。但這火焰不但沒有平息,反面蔓延到奧裡薩和比哈爾。甘地到處宣傳和平團結,但效果不大。
  1947年1月—3月 甘地在比哈爾進行一日一村的徒步旅行,繼續宣傳教派和平和團結問題。共走訪47村,116英里。
   4月1日 甘地赴德裡參加亞洲關係會議。
   4月15日 甘地與真納發表聯合聲明,呼籲停止教派衝突,認為武力不能達到政治目的。
   6月3日 印度總督蒙巴頓、尼赫魯、真納相繼宣佈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方案,甘地不加反對,他說他雖然不承認兩個民族和兩個國家的理論,也不向暴力屈服,但不得不向環境的努力屈服,因此他建議全印國大黨會議接受此一方案。
   8月14日 巴基斯坦自治領宣告成立。
   8月15日 印度聯邦宣告成立。當時甘地則在加爾各答絕食一日,從事紡紗。
   9月1日 由於加爾各答發生大規模的教派衝突和屠殺,甘地在加爾各答開始絕食,要求國內各民族保持團結與和平。至3日印度教大會黨和加爾各答的穆斯林聯盟領袖簽發互不仇殺宣言後,甘地乃終止絕食。
   9月7日 甘地到德裡。德裡也發生了印穆衝突和流血事件。各省邦也有類似情況,大批難民湧入首都。
   10月2日 甘地度過78歲生日,接受各方的頌揚和祝賀。
   10月27日 克什米爾宣佈並入印度聯邦,印度空運部隊入克邦抵抗來自巴基斯坦的軍事進攻,甘地加以支持。
   11月15日—17日 國大黨全國委員會舉行獨立以後第一次會議,大會根據甘地的建議通過了關於印穆關係、難民、教派組織、土邦地位和糧食配給的決議,重申以平等對待穆斯林,呼籲已逃亡的穆斯林重返印度。
  1948年1月13日—18日 甘地進行最後一次絕食。印巴分治以後,甘地集中全力於促進教派之間、特別是印穆之間的和睦相處。但是教派之間的衝突和屠殺始終不能平息。印巴兩國的關係由於克什米爾的戰爭而趨於緊張。德裡印穆衝突也日形激烈。甘地在絕望之餘,再次試圖運用個人威望以絕食促成教派衝突趨於平息。
  18日德裡的印、穆、錫克人三派領袖簽訂宣言,答應甘地的條件:和睦相處。
   1月20日 甘地停止絕食兩日之後在禱告場上發生了炸彈爆炸案,兇手是一個西旁遮普難民,印度教徒。
   1月27日 甘地寫了一篇題為《國大黨的地位》的文章,指出國大黨雖然以「非暴力」的方法為印度爭得政治上的自由,但是還沒有為印度取得經濟、社會和道德上的自由,而這遠比取得政治上的自由困難得多。他要求國大黨為完成這些建設工作而鬥爭。
   1月29日 甘地為國大黨草擬了一個新的黨章。他認為國大黨應致力於經濟、社會和道德建設工作,不應與其他黨派競爭政權,因此應當解散,另行成立農村五老會,並為這種組織規定了具體任務。
   1月30日下午 甘地在赴禱告場途中被一個印度教徒所槍殺。
  (根據德·格·丹達爾卡著八大卷英文版甘地傳編輯而成)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