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個人電腦軟件領導品牌——微軟公司的董事長兼CEO。
比爾·蓋茨出生於1955年10月28日,和二位姐妹一同在西雅圖成長。父親是一位律師,已去世的母親則是位集學校老師、華盛頓大學董事長和United
Way international事長等職務於一身的女性。
13歲時,蓋茨在私立的湖濱學校接觸電腦並開始了未來的事業——個人電腦軟件與設計電腦程式。
1993年,蓋茨進入哈佛大學。大三那年,蓋茨離開哈佛,專心致力於微軟的工作。
主要業績
●自1996年夏天開始到1997年,微軟的市場價值上升了119%,達到1580億美元。
●1997年6月為止的會計年度,微軟營業額為113億美金,員工遍佈58個國家,並多達2.5萬人。
●1999年6月,微軟市場價值達到4072.2億美元,名列全球1000大企業榜首,超過了通用電氣公司(3330.5億美元)。
管理精粹
●「你從來贏不了,你只是生產更好的產品。」
●「『讓我們去贏吧』或是『我們已經贏了』,那就將意味著我們的追求有終點。」比爾·蓋茨對微軟的員工說。
「以常人不可企及的才幹帶領微軟實現成功轉型。」
商業週刊1996
時代霸空
蓋茨的成功源於傑出的才智、堅韌不拔的追求、頑強的競爭意識和全身心的投入。這也是微軟公司的特點。蓋茨的個性決定了微軟的企業文化。
蓋茨喜歡這一切。智力挑戰是樂趣。運動是樂趣。猜謎是樂趣。而與聰明的人一起工作則是超級樂趣。其他人也許認為他冷酷無情甚至殘忍;但對他而言,商業競爭就像體育比賽,或許是一場流血的體育比賽。
「你從來贏不了,你只是生產更好的產品,……你從來不會聽到在微軟的會議中有人說:『讓我們去贏吧』或是『我們已經贏了』,因為那將意味著我們的追求有終點。」
當比爾·蓋茨(Bill Gatas)上小學6年級的時候,他的父母認為有必要帶他去看心理醫生,因為他和母親的關係搞得很緊張。他的母親名叫瑪麗,是一個性格隨和的女性,她覺得兒子應該聽從她。比爾·蓋茨當時住在一個地下室的臥室裡,臥室髒亂不堪,母親也無法幫他收拾乾淨,後來乾脆不管了。有時母親來叫他吃飯,他也不搭理。有一次她通過家庭對講機問:「你在幹什麼?」
「我在思索,」他氣呼呼地說,「你是否曾經思索過?」
經過一年的咨詢和一系列測試,醫生終於得出了結論,他告訴瑪麗;「你輸了。我也拿他沒轍。你最好還是學著面對現實吧。」瑪麗是個很好強的聰明人,她丈夫回憶說:「但她不得不承認,和兒子競爭是徒勞的。」
很多計算機公司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蓋茨從哈佛輟學以來21年內,創立了微軟公司。現年41歲的他已經擊敗了桌面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方面的競爭對手。如今他正雄心勃勃,準備將微軟公司發展為一家媒體信息公司。
在此過程中,他聚斂了364億美元的巨額財富。自1996年夏天以來,微軟的市場價值上升了119%,達到1580億美元,從而使蓋茨的財富增加了180億美元,相當於日進5000萬美元。蓋茨穩居世界頭號富翁的寶座,但他擁有的還不僅僅是錢財。用《時代》週刊的話說,他已成為當今時代的愛迪生和福特。他從技術人員成長為企業家,象徵了數字化時代。
他的成功源於傑出的才智、堅韌不拔的追求、頑強的競爭意識和全身心的投入。這也是微軟公司的特點。比爾·蓋茨的個性決定了微軟的企業文化。然而,儘管他已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商人,除了在少數幾個親密朋友面前,蓋茨卻始終保持著一份神秘。
蓋茨的神秘部分來自於他的睿智。在微軟,人們使用計算機術語描述這一點:蓋茨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處理能力」和「無限的帶寬」,他十分擅長「並行處理」和「多任務處理」。只要看看他的辦公桌就明白了。蓋茨同時在兩台計算機上工作,一台從互聯網絡中連續不斷地獲得數據,另一台處理著上百封電子郵件和備忘錄,把他的大腦與網絡聯成一體。他加工提煉信息的能力實在驚人,也許他的思維真是數字化的:沒有脆弱的感情,沒有含混的模擬狀態,只有數十億的二進位脈衝、冷靜地將輸入轉化成正確的答案。
「我認為人類的智慧沒有任何獨特之處,」蓋茨一次與《時代》週刊記者共進晚餐時說,「大腦中的所有形成知覺和情感的神經元都是以二進制的方式運作的,有一天我們可以在機器上複製它們。」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由碳構成的,而電腦則是由硅構成的,但那不算是重要的區別。「總有一天,我們能夠給人類基因組排序,複製自然界在以碳為基礎的系統中形成的智力。」蓋茨承認這種想法有點嚇人,但他打趣說它也可能帶有一點自欺欺人的味道。「這有點像倒序製造,即拿到別人的產品再根據拆開的機件進行仿製。」
蓋茨的靈魂有沒有特異之處?探索其證據可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癡迷計算機
「當他還是一個嬰兒的時候,他就習慣於在搖籃裡搖來搖去,」蓋茨的父親回憶說。這位退休的律師仍然住在蓋茨從小長大的房子裡。蓋茨的母親瑪麗「是一位出色的女人」,老蓋茨說。作為一個銀行家的女兒,她在社交和商業上游刃有餘,做過許多機構的董事。她1994年去世以後,西雅圖以她的名字命名了一條街道。
「三點(老蓋茨對小蓋茨的愛稱,源於三點的紙牌)在社交場合缺乏自信。我還記得他為了邀請一個女孩去參加學校舞會愁了整整兩個星期,最後還是被拒絕了。他媽媽卻不是這樣。她是一位社文明星……」老蓋茨拿出一些瑪麗的照片。她和兒子都喜歡玩牌,在全家團聚的盛宴之後,他們會打橋牌,做猜謎遊戲。「這樣的遊戲可不是鬧著玩的,」老蓋茨說。「輸贏關係重大。」
蓋茨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妹妹。姐姐克裡斯蒂長他一歲,是微軟公司的稅務會計。妹妹莉比小他9歲,住在離娘家不遠的地方,正在撫養兩個幼小的孩子。父親回憶說:「我們一家都喜歡運動。星期六我們舉行網球邀請賽,而星期天則是家庭奧運會,有各種各樣的項目。三點更喜歡個人項目,如滑水,而不是集體項目。」1986年,微軟成功以後,蓋茨為他的家人建了一個名叫Cateaway的度假營,在那裡,父母和他重溫舊日時光,只不過這次遊戲的規模擴大了,一些朋友和微軟的職工也加入進來。除了通常的項目外,總有一些智力遊戲和表演。
蓋茨要升初中的時候,父母很為他發愁。他個頭很小,又生性靦腆,十分需要保護。況且他的興趣與6年級的同齡孩子迥然不同,因此,父母決定送他到一所有名的私立中學就讀。公立學校很可能無法滿足他的智力發展。
在湖畔中學裡,蓋茨迷上了一台笨拙的計算機終端。它是湖畔中學母親俱樂部捐獻的。這些母親們決定,把一次義賣所得的錢用來為學生們安裝一台終端機,並為他們支付機時費。還在60年代末的西雅圖,就讓學生使用計算機,這是非常罕見的——事實證明,它對蓋茨的成長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蓋茨與同伴保羅·艾倫(Paul Allen)一道從操作手冊上學會了BASIC語言。在8年級時,蓋茨寫出了他的第一個軟件程序,目的是為了玩三連棋。這之後,蓋茨讀到了拿破侖的軍事戰略,受其啟發,他設計了一種叫做「冒險」的計算機遊戲。這一遊戲的目標是統治世界。
蓋茨和艾倫不久就開始利用晚上的時間為一家當地公司幹活。這家公司買了一台DEC計算機,艾倫、蓋茨及其他孩子被它雇來尋找計算機程序中的錯誤。更好的說法也許是公司「允許」他們使用計算機,因為孩子們得不到報酬,純粹是為了好玩兒。這家公司願意這樣做,因為它與DEC公司簽有合同,只要能找出DEC軟件中的「臭蟲」,就不必為使用DEC計算機而付費。
DEC的軟件程序是新開發出來的,很複雜,難免存在不少錯誤。DEC公司與用戶簽這種合同是軟件公司的一種常見做法,意在發現軟件中最細微的缺陷。半年下來,孩子們收穫甚豐,蓋茨的成績尤為突出。他們根據自己的工作編纂的《問題報告書》,最後長達300頁。DEC終止了合同,蓋茨後來回憶說:「DEC發現,這幫傢伙總能挑出毛病。」
而父親記得,蓋茨對此事十分著迷。「三點會在我們睡下以後,偷偷溜出臥室,在計算機旁呆上大半夜。」計算機方面顯示的才幹使蓋茨脫胎換骨,成為一位自信心十足的年輕商人。上高中的時候,英特爾8008芯片問世,艾倫和蓋茨花360美元買了一塊,用這塊小芯片啟動一台機器。該機器可以分析城市道路交通監視器傳來的信息。許多市政當局測量交通流量都採用這樣的辦法:在一條選定的街道上拉一條橡膠軟管,當車輛通過軟管時,它便撞擊了位於軟管尾端的金屬箱中的帶子,並打印出圖形和其他數據。他為自己的新公司取名為交通數據公司(Trof
o'Data),蓋茨說,「那時它聽起來像詩一樣。」
交通數據公司並沒有獲得成功,也許是因為市政當局不願意從兩個毛頭小子手中購買設備。那一年,艾倫19歲,蓋茨16歲,不過看起來比實際年齡還要年輕。
「他的自信心和幽默感都增強了,」父親回憶說。「他成了一位故事大王,能夠模仿每個人的聲音,並且同母親也講和了。」
◇軟件下面有黃金
「9年級的時候,」蓋茨回憶說,「我開始了一種新的反叛。我的成績不算好,但我決定在不帶一本書回家的情況下使功課門門都達到A。我不去上數學課,因為我已經自學了很多內容,在全國性的能力測試中名列十佳。這使我學會了獨立,並懂得了我不再需要反抗任何人。」到了10年級,他開始傳授計算機知識,並為學校編寫學生座次排序軟件。他偷偷加進一些指令,使自己成為班上幾乎唯一一個周圍坐滿女生的男孩。
和艾倫一起,他建立了聽起來像模像樣的「湖畔編程小組」,為當地公司開發軟件。當艾倫企圖獨自承攬業務時,蓋茨同他發生了第一次爭吵。但艾倫很快發現工作起來不知疲倦的蓋茨是不可缺少的,重又邀請蓋茨回來工作。「我回來工作可以,」蓋茨告訴艾倫,「但我要當負責人。我會習慣當負責人的,從現在開始,與我打交道會很難纏,除非我當負責人。」
兩人學到了更多的計算機技能,並且發現,這些技能可以為自己帶來豐厚的收入。蓋茨買了一艘快艇,兩人常常一同前往附近的湖中兜風。
他們過了一年半的計算機少年的夢幻生活。少年黑客看到了軟件業下面深埋的黃金。但金錢的回報絕不是唯一的誘惑:編寫軟件是一場公平的遊戲,邏輯的清晰與思想的鋒利,決定著誰是遊戲的勝方。這種遊戲對於兩個天才少年有著無與倫比的吸引力。
對這兩個少年黑客來說,這是一段令人難忘的經歷。蓋茨說:「計算機鼓舞我們沉浸在一種夢想中,總有一天上百萬的人都會擁有他們自己的計算機。每過一年,我便越加堅信計算機和計算機的使用必定會變得越來越廉價和普及。我敢肯定我如此堅決地去幫助開發個人計算機的原因之一就是我自己想要擁有一台。」
蓋茨上了哈佛大學,艾倫則在波士頓找了一份程序設計工作。他常常開車到哈佛,以便與蓋茨繼續關於未來計劃的長談。最終,他勸說蓋茨出來創辦一家軟件公司,從而使蓋茨成為哈佛大學最著名的輟學生。兩人1975年樹起了微軟的大旗,為第一台個人計算機編寫不同版本的BASIC語言。
兩人形成了一種極其親密的關係:蓋茨是一位從不鬆懈的軟件寫手和競爭者,而艾倫則是一個目光遠大的夢想家。在多年的合作中,他們還爭吵過多次,最終,一場大病後艾倫離開了微軟,成為美國最大的高技術風險投資家之一,與蓋茨變得疏遠起來。蓋茨費了很大的勁修補兩人的關係,成功地勸說艾倫回心轉意,出任微軟的董事。「我們喜歡在一起談論我們兒時的夢想是怎樣成真的,」蓋茨說。「在1997年的《福布斯》億萬富翁排行榜上,保羅·艾倫名列第6,財產達141億美元。現在,在湖畔中學他們的老教學樓對面,矗立起了一座現代化的艾倫。」蓋茨科學中心(在為中心命名時,蓋茨擲硬幣輸給了艾倫)。
◇微軟的數學夏令營
40歲的史蒂夫·帕爾默(Steve Ballmer)在微軟的會議室裡跳來跳去,就像他在哈佛大學擔任足球隊長時一樣。「比爾在哈佛時和我住同一間宿舍,」帕爾默說。「他玩撲克一直玩到早晨6點,我會在早餐時遇見他,一起討論應用數學。」他倆在一起修研究生水平的數學和經濟學課程,但蓋茨故意制定一套行事策略:大多數的課程都逃課,到期末的時候再玩命學以應付考試。「我想看看我花盡可能少的時間能夠得到多高的分數。這是一種遊戲——不過是一種老把戲而已。」按照帕爾默的說法,蓋茨是他所遇到過的最聰明的人。
帕爾默和蓋茨過著很不相同的生活,但他們都竭力想把上課時間降至最少,同時又能得到高分。社會活動佔據了帕爾默大量的時間,他不僅管理足球隊,擔任校報廣告經理和一個文學雜誌社的社長,還加入了一個社交俱樂部哈佛兄弟會。在他的影響下,蓋茨參加了更多的社交活動。
1980年,當微軟的生意不斷發展時,蓋茨需要一位能幹的非技術人員幫助管理公司,他想到了老夥伴帕爾默。帕爾默畢業後,曾在寶潔公司任產品經理,幾年之後,他決定去上斯坦福商學院。當他接到蓋茨的電話時,才學了一學年,並打算拿到學位,但當蓋茨把微軟的產權給他一部分的時候,他也成了一個無限期休假的大學生。(他的選擇被證明是對的:帕爾默成為微軟製造的第三位《福布斯》上榜富翁,財產75億美元,名列第27)。
帕爾默到達微軟後不久,和蓋茨就發生了激烈地爭吵,原因是帕爾默認為公司需要立即僱用更多的人,而蓋茨則聲稱這會使他破產。蓋茨有一個規矩:微軟不能舉債,即使在沒有什麼收入的情況下也必須在銀行裡存上足夠的能保持一年運營的錢(他現在擁有90億美元現金而沒有任何長期債務)。兩人各不相讓,最後還是老蓋茨出面打圓場。
「衝突是一件好事,比爾把這種意識帶進公司來,」帕爾默說。「微軟與寶潔存在著驚人的差別。在寶潔,人人都彬彬有禮,而比爾清楚,如果你顧忌太多會妨礙深入到事情的核心。他喜歡任何人、甚至一名低級僱員對他提出質疑,當下屬反抗的時候,會更加贏得他的尊敬。」在微軟,這被稱作一種「數學夏令營」心態:許多傲慢而聰明的傢伙互相大喊大叫,認為所有的問題都像是數學問題,都有一個正確的答案。蓋茨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這是我所聽到過的最愚蠢的事情。」下屬們都以得到蓋茨的這句評語為榮。
這種紛爭的氣氛能夠帶來靈活性。當Internet的開放標準改變了遊戲規則時,微軟起初被弄得措手不及。公司內部爭吵不休。很快,事情就變得很明顯:該嘗試一種新的戰略了。蓋茨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就使公司發生了轉向,粉碎了人們關於「一場革命的先行者會被下一場革命所淘汰」的說法。
◇什麼事情使他夜裡睡不著?
蓋茨喜歡開著高速轎車風馳電掣地上路。微軟剛創業時,設在新墨西哥州的阿爾伯克基,他買了一輛保時捷911,常常駕車在沙漠中飛奔;他曾因半夜在街上疾駛而入獄,靠艾倫把他保出來;微軟搬到西雅圖後,他3次因超速而被警察撕了罰單,有兩次是在同一條街上被同一位警察抓住的。後來,他又買了一輛保時捷930,稱之為「火箭」,接著是一輛奔馳,一輛美洲豹XJ6,一部38萬美元的保時捷959,不過這輛車由於不符合進口車的排放標準而被扣壓在海關。蓋茨於是買了一輛法拉利345,開著它到處兜風。
儘管有這些記錄,蓋茨從來不系安全帶。他談話時很少看你,這令人窘迫,但他在駕車時卻會看你,這使你倍感驚慌。一個雨夜,他帶記者去參觀他正在建造中的家。蓋茨的「未來之屋」開工4年之久,1997年下半年完工。新居在華盛頓湖畔依山而建,佔地3700平方米,據稱耗資達4000萬美元。伸向夜空的是三個相連的玻璃亭,用舊的經過加工的冷杉大柱支起來,看上去有點像喬裝的大公司會議中心。山腳建有一座能停放30輛轎車的停車庫。
蓋茨描述說:「當你走進房子時,所遇到的第一件事是有一根電子別針夾住你的衣服,這根別針把你同房子裡的各種電子服務接通。憑你戴的別針,房子會知道你是誰,你在哪兒,房子將利用這一信息盡量滿足甚至預見你的需求。當外面變暗時,電子別針會發出一個移動光帶,陪你走完這幢房子,同時有音樂相伴。空房子不用照明,當你沿大廳的路往前走時,你可能不會注意到你前面的光漸漸變得很強,而身後的光正在消失。音樂也會和你一起移動。儘管聽上去音樂無所不在,但事實上,房子裡的其他人會聽到完全不同的音樂,或者什麼也聽不到。電影或新聞也能跟著你在房子裡移動。如果你接到一個電話,只有離你最近的話機才會響。」像蓋茨本人一樣,這所房子很迷人,很有趣,但也有點令人害怕。
蓋茨在結婚前就打算建這座房子,最初它被設計成單身漢小屋,但當梅琳達和他結婚時蓋茨改變了計劃,把它變得更適合一家人住。10年前,微軟公司在曼哈頓舉行新聞發佈會時,蓋茨與梅琳達相遇。那時她為微軟工作,後來成了互動式內容部門的負責人。她們的女兒詹妮芙於1996年4月出生。梅琳達現已離開了微軟公司,她熱心於慈善事業,擔任了杜克大學的董事。她曾在這所學校修計算機學本科和商學研究生課程,和蓋茨一樣,她極其聰明,有很強的獨立性,並且具備類似蓋茨母親的社交才能,喜歡組織各類活動。但她對自己的私生活守口如瓶,從不接受記者採訪。
「過去我常常想,女兒到兩三歲會說話時,我才會對她感興趣,」蓋茨說,「但我現在對女兒已很投入。她剛會說『爸——爸』,有了自己的個性。」蓋茨在一次銷售會議上拿出詹妮芙的照片給大伙看,打趣說,現在除了Netscape以外,還有另外的事情使他夜裡睡不著覺。
◇億萬富翁俱樂部
微軟很久以來就以智商和「智力帶寬」為標準來僱用員工,蓋茨是無可爭議的榜樣。公司中流傳的一種說法是,和大多數人談話就像從噴泉中飲水,而和蓋茨談話卻像從救火的水龍頭中飲水。蓋茨和他的副手們都認為寧可找一些未受過訓練但非常聰明的年輕人——他們把這叫做「克隆比爾」——也不找那些經驗過於豐富的人。招聘過程不僅僅檢驗申請人的知識,而更多地是考察他們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
蓋茨的聰明才智主要體現在他所稱的「鑽探」能力上。一次在參觀時代公司(TimeInc.)的新媒介裝備時,他飛快地回答了一群編輯提出的問題,似乎事先背好了答案;但準備出去的時候,他提出看看互聯網絡服務器,用45分鐘向那裡的技術人員提出尖銳的問題,使他們受了一場折磨。他對泛泛而談興趣索然,對其他人也沒有半點好奇之心。當一些人試圖靠閒聊與他建立私人親密關係時,他頓感乏味。甚至和他在一起呆了很長時間以後,他對你的所思所想已知之不少,但對你居住何處、是否成家一類事情卻一無所知。他根本不關心這些。
《時代》週刊的記者說,在這方面,克林頓正好與他形成對照。兩人同是生育高峰時期出生的人,蓋茨分析問題邏輯嚴密,感情深藏不露;克林頓同樣聰明,但缺乏智力訓練,隨時樂於與人建立親善關係。一次他們一起打高爾夫球,總統一如往常,努力保持個人的魅力,試圖建立情感上的紐帶關係。他對蓋茨母親的去世表示哀悼,他的母親也剛剛去世,兩人同病相憐。他還溫文有禮地教梅琳達打高爾夫。但蓋茨注意到,克林頓對技術問題沒有絲毫好奇心。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世界聞名的股票交易大師,幾年來一直與蓋茨在富翁排行榜上爭奪冠亞軍的位置。他現在已經無可置疑地失敗了,在《福布斯》的名單上以232億美元的財富名列第三。他對蓋茨的智力驚歎不已。「他喜歡那些需要解決問題的遊戲。我曾經教他玩一種4個骰子的遊戲,骰子上的數字以一種複雜的形式排列,平均每一個都能吃掉另一個。在我教過的人中只有3人看出了其中的門道,發現要想贏就得讓我先選我要擲哪一個骰子。蓋茨是其中之一。」
從表面上看,巴菲特似乎不大可能與蓋茨結為好友。這位66歲性格奔放的理財家已經當上了祖父,只是在最近才開始學習使用計算機。蓋茨說:「多年來我一直盡力琢磨如何才能誘惑巴菲特使用個人計算機,甚至提出退位讓他來幹。他並不感興趣,後來之所以改變了態度,是因為有一天他發現可以用聯機服務與全國的朋友玩橋牌。最初的6個月,他回家後連續玩幾個小時。儘管他還竭力躲開技術和技術投資問題,可他一旦試用計算機,就著迷了。」蓋茨和巴菲特一項共同的愛好是打橋牌。一次,蓋茨帶著梅琳達和他們的女兒飛往舊金山去探望巴菲特夫婦,結果是下了飛機以後他們一口氣打了9個小時的橋牌。
兩人喜歡一起出去度假。巴菲特最喜歡講的故事就是,1995年,蓋茨和梅琳達組織了7對夫婦前往中國遊覽。「我們有一段時光是在長江上的一艘遊艇中度過的。這艘遊艇共有5層,通常情況下要載上百人,」巴菲特說這話的時候,彷彿一個孩子在描述迪斯尼世界的神奇。「每天晚上梅琳達都安排不同的活動。」他們在舞廳裡唱卡拉OK,並表演莎士比亞戲劇的片段,「還有一些小把戲,如猜測我們吃了多少頓飯,猜中者由梅琳達和比爾發獎。」巴菲特說,在放鬆的時候,蓋茨很有幽默感。
蓋茨和巴菲特的友誼與生意無關。巴菲特從不投資技術股,第一次遇見蓋茨時,出於好奇,他購買了100股微軟股票(「我再多買一點就好了,」巴菲特大笑說)。蓋茨則稱他對巴菲特公司的投資「只有」1000萬美元(「我真希望能多投一點,」蓋茨也開玩笑說)。但蓋茨同巴菲特一樣都對媒體感興趣,喜歡打趣說他已生產出了一部叫做Encarta的電子百科全書,它的銷量已超出了由巴菲特控制的《世界圖書百科全書》(World
Book)。但一些媒介股票的價格與微軟相比很便宜,基於這一點,蓋茨也許會採取大的兼併活動(在特納通信公司與時代——華納公司合併之前,蓋茨曾經很認真地考慮過花20億美元投資CNN的可能性)。如果是這樣的話,巴菲特會是一個有用的夥伴。
◇商業競爭是一場流血的體育比賽
蓋茨辦公室裡的電話幾乎從未響過,微軟公司的「校園式」總部的電話鈴聲好像也不太多。蓋茨管理公司主要通過三種方式:他每天(和每夜)發出100多份電子郵件,常常一邊發信一邊自覺有趣而竊笑;他差不多每月與高層經理開一次會;而最重要的是,他每天召開一兩次小型總結會,與會人員都是公司開發各種產品的骨幹,他估計這佔據了他70%的時間。
蓋茨從來不直呼下屬的名字,既不讚揚也不安慰他們。但他一字不漏地聽,而且很民主。在和WebDVD小組的人員交談時,即使他不同意人們對DVD功能的分析,他也克制了自己出名的脾氣。他說「請指教」,過了一兩分鐘,他就中斷談話,要求「把技術細節的報告送給我」。雖然DVD不是微軟的核心業務,蓋茨也希望在這一領域獲勝。WebDVD小組的任務是為電視機提供一張裝有Web瀏覽器和其他內容的DVD盤,小組成員認為,每張10塊錢的版稅過低。「為什麼要標更高的價?」蓋茨問。下屬解釋說,從他們放進盤裡的東西來看,10塊錢的版稅很難賺到錢。蓋茨的臉色嚴肅起來。他們沒有看清楚整個畫面。「我們的戰略目標是使Windows
CE(微軟推出的用以操縱手持計算機設備的操作系統)標準盡可能普及到每個地方。在今後幾年裡我們可以不賺錢。我們第一次推出MS-DOS的時候也不曾賺錢。如果靠10塊錢就能打開市場,那麼就去做吧。」
這就是比爾·蓋茨的目標。對人們提出的微軟公司在台式計算機領域能夠取得多大限度的發展這一問題,蓋茨針鋒相對的回答是:編製可在更多種類的計算機上使用的軟件,這些計算機將用在住宅、汽車甚至錢包中。你能夠在微軟公司存取錢款,在微軟公司預約旅遊,從微軟公司購買音樂製品,在微軟公司讀書評,在微軟公司的頻道上看有線電視。人們也許會發現自己在工作、購物和娛樂時常常要和微軟公司打交道。最終,一種以視窗為基礎的家庭控制系統也許甚至會關閉臥室中的電燈。一位風險投資家邁克爾·莫裡茨說:「像微軟公司這樣能夠在20世紀末影響人們生活的諸多方面的公司,在世界歷史上很少見。也許你得追溯到羅馬帝國時代,才能找出具有微軟公司目前這種影響的組織。」
他母親也許習慣了蓋茨爭強好勝的性格,但計算機業的很多人卻不買他的賬。環球網上有一些專門謾罵蓋茨的站點,一些律師事務所專門找他的麻煩,Netscape、Oracle和Sun公司公開宣稱,要針對他「主宰世界的計劃」進行一次神聖的十字軍東征。對蓋茨的指責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成功,而是由於他試圖不公正地、也許是非法地運用微軟在桌面操作系統上的壟斷優勢,進一步控制從文字處理到電子數據表、從環球網瀏覽器到內容的一切領域。微軟正把它的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以及Microsoft Network內容集成到視窗操作系統中。
「他們試圖利用現有的壟斷阻礙新技術的引進,」代表Netscape和其他微軟對手提出反托拉斯訴訟的律師加裡·裡貝克說。蓋茨並不想道歉:「任何沒有瀏覽器的操作系統都將完蛋,那麼,我們是應該改進產品呢,還是徹底完蛋?客戶會因此而受益,就像他們曾經從圖形界面,多任務處理,數據壓縮和其他技術中獲益一樣。」
除了法律訴訟以外,對手們提出了一個更加具有哲學意義的話題:蓋茨不擇手段的競爭方式是否損害了個人計算機早期發展中形成的合作式的黑客準則?羅伯·格雷瑟曾在微軟擔任過經理,他說,起初自己很欽佩蓋茨的遠見,「但蓋茨太無情,他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達爾文主義者。他尋求的不是雙贏,而是想方設法讓別人失敗。在他的眼裡,成功的定義是消滅競爭,而不是創造傑出。」
這與蓋茨在6年級時他的心理醫生所下的結論異曲同工。格雷瑟說:「比爾仍舊把自己當作一個孩子,剛剛創立一家公司,唯恐如果讓別人放手競爭的話自己就會被擠出場外。」電腦業有影響的通訊刊物價《1.0》的發行人兼主編愛瑟·戴森是蓋茨的老友,對他充滿讚賞的同時,也不乏疑慮:「就社會責任與人際關係而言,他從未真正長大成人。他非常聰明,但行事卻像個孩子。他可能是一個有趣的夥伴,但他也可能冷酷無情。」
「如果我們不是冷酷無情的話,我們能生產出更具創新性的軟件嗎?我們寧願消滅競爭對手而不是培育市場?!這是徹頭徹尾的謊言,」蓋茨冷冷地說。「是誰培育了這個市場?是我們。是誰經受住了比我們規模大10倍的公司如IBM的攻擊?」他指著Oracle、sun、Lotus、Netscap等競爭對手的名字說,「他們的競爭性一點也不比我們遜色。我們獲勝是因為我們僱用了最聰明的人。我們根據用戶的反饋不斷改進自己的產品,直到它們盡善盡美為止。每年我們都舉行研習會,思考世界往哪個方向發展。」他對外界所說的微軟總是竊取對手的構想——例如Apple
的圖形界面和Netscape的瀏覽器——而不是開闢自己的道路的說法嗤之以鼻。「圖形界面是由施樂首先開發出來的,而不是Apple。我們很早就在這上面下工夫,所以Microsoft
office應用程序才會成為最好的。」
蓋茨喜歡這一切。智力挑戰是樂趣。運動是樂趣。猜謎是樂趣。而與聰明的人一起工作則是超級樂趣。其他人也許認為他冷酷無情甚至殘忍;但對他而言,商業競爭就像體育比賽,或許是一場流血的體育比賽。
◇戰略大轉變
互聯網絡的興起,預示著新時代的來臨,過去20年間,微軟贏得個人電腦的世紀,在新競爭時代,蓋茨又將如何領導微軟贏取下一場戰爭?
1996年,蓋茨在短短的6個月時間改變公司戰略,迅速搶佔網絡大餅,對於資產達到80億美元,員工達到2萬人的微軟來說,蓋茨對公司的戰略來了個180度大轉彎是極少有經理人員敢嘗試的。正如夢幻工廠(Dreamworks
SKG)的負責人之一傑弗裡·凱岑伯格說:「我真想不出還有哪家公司取得過如此成就而又能在20年後停下來作出決定徹底改造自己。他們所正在從事著的是決定性的、迅速的和令人驚奇的。」
蓋茨使微軟成功轉型是他獲得《商業週刊》1996年度全球25位最佳管理者的主因,《商業週刊》也披露了微軟轉變的內幕,這是一個充滿著曲折、轉機、失誤,甚至還包括關鍵時刻生病在內的故事。
噢,未來網絡之光已清晰可見,
市場份額擴大,目前終將實現。
不久微軟測覽器將隨處可見,你不再被認為無所作為,
我們接納,我們擴展!
微軟無名氏作於公司內部刊物《微軟新聞》
這是在1996年5月中旬星期五晚上的6點30分,微軟花草繁茂的公司大院彷彿就是莫奈筆下的油畫——艷紫色、青粉色的花朵點綴其間,好一派盎然春意。然而,好像沒有人留意於此。走進有800名員工的工具軟件部——該部專門生產用於協助軟件開發者製作新軟件的軟件產品,你會發現有幾乎一半的程序員仍伏案計算機旁,而他們中的許多人今天已工作了13個小時。空空如也的咖啡杯、門後掛著的睡袋清楚地表明夜就要來臨。明天還會是這樣,後天也仍會如此。也許直到明年仍將如此。
業已無堅不摧、堪稱中流砥柱的微軟公司進入的是一個全新的天地——人稱「互聯網絡時代」:節奏如此之狂熱,就彷彿是在三伏天似的——一年的事就抵得上以往7年之多。微軟公司的員工們通宵達旦地工作著,希望把公司落後於網景公司(NetscapeCommunications
Corp)、太陽微系統公司(Sun Micosys tems Inc)等這樣一些對互聯網絡志在必得的公司的寶貴時間補回來。微軟公司互聯網絡工具產品經理科尼利厄斯·威利斯說:「好吧,我們是錯過了互聯網絡的首輪較量。不過,我們現在已開始行動了!」
事實上,直至6個月前,微軟公司看上去還好像會在電腦空間的角逐中失利。微軟公司遠遠落後於那些互聯網絡的新貴們——靠互聯網絡崛起的新公司,這不由得讓業內分析家們擔心,以軟件產品統治了整個個人電腦時代的微軟公司在互聯網絡計算機新時代裡究竟是否會被淘汰出局。
要想看看微軟公司到底是怎樣對警告信號視而不見的並不困難。早在90年代初,當互聯網絡奇跡般地由一個無足輕重的個人網絡一變而成為全球性的通信與計算機媒介之時,微軟公司增長正旺。銷售額增長了兩倍,達到38億美元。在職員工也由1990年的5600人增至1993年的14400人。所有這些都要歸功於視窗軟件的成功。
時至1993年,技術方面的消息靈通人士發現了所謂的「環球網」(World
WideWeb)。它可以讓你在網絡上顯示圖表和照片。尤為重要的是,你只需在某一個以高亮方式顯示的單詞上輕輕一點,環球網就可以讓你在網絡計算機間跳來跳去。然而,對於微軟設在華盛頓州雷德蒙德的公司總部而言,環球網不過是個新鮮玩藝兒罷了。微軟公司的董事長比爾·蓋茨說:「我是不會說『現在已清晰可見環球網將在今後幾年裡迅速發展』之類的話的。如果當時你們問我是否大多數電視廣告將會在內容中加入環球網地址(URL),我會放聲大笑。」就算蓋茨及其經理們對環球網未來的發展軌跡略知一二,他們也有更緊迫的事要考慮。政府的決策者們對微軟公司被指控所犯的反競爭行為的調查正進行到一半。一個秘密小組正在創建一個服務項目以同美國在線公司(AmericanOnline
Inc.)相抗衡。再有,就是要製作信息高速公路精品——交互式電視視頻服務器、電視機頂置盒的程序等等。尤為重要的是,眾多的程序員們正齊集一堂,為完成後來的95視窗而忙碌著。
微軟公司對環球網所作出的公開反應一直沉默不語。直至1995年秋,環球網的發展勢頭之猛已讓人無法忽視——它已構成了對微軟公司的威脅,已有約2000萬人不用微軟公司的軟件而在網絡上馳騁。更糟的是,在太陽微系統公司所開發的編程語言Java的推動下,環球網作為一種新式「平台」正在崛起,對視窗在個人電腦上的霸權地位構成了挑戰。
蓋茨坐不住了。1995年12月7日,他為分析家、記者和客戶們安排了一次全天性活動,旨在說明微軟公司打算全面參與並贏得這場新的軟件大戰。微軟公司將生產網絡瀏覽器、網絡服務器,並對微軟公司現有的程序進行網絡化。微軟公司甚至還將不計代價地獲得太陽公司Java語言的許可證。
從那時起,雷德蒙德的每個人都進入了互聯網絡時代。在這個有著35座建築的大院的每個角落都進行著網絡項目的開發工作。1996年2月份成立的「互聯網絡平台與工具部」的員工人數增加到了2500人——比網景公司以及緊隨其後的五大網絡新貴的員工人數之和還要多。一份由邁克爾·金斯利編輯的名為《石板》的頗具特色的網絡雜誌,繼1996年6月24日在MSNBC上首次亮相之後,於1996年7月15日正式創刊。MSNBC是一個由微軟公司與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
Inc)聯合創辦的有線新聞頻道和網絡地址。到1996年秋,微軟網絡也將以巨型網絡地址的面目重新出現。蓋茨說:「當前,互聯網絡對我們來說最為重要。它將帶動一切。我們的軟件個個都是核心產品。」
儘管由這些產品所帶來的影響力我們還要拭目以待,微軟公司攻勢之迅速、火力之密集卻已經改變了競爭對手和分析家們的推算。市場調研公司——加特納集團公司(Gartner
Group Inc.)的副總裁斯科特·溫克勒說:「人們要問的已不再是微軟公司是否會被互聯網絡置於死地,而是微軟公司是否會稱霸互聯網絡。」
蓋茨,這位當年熱衷於商業史的學生,十分清楚其他主宰市場的大公司,如通用汽車、IBM之類如何由於其高層經理人員未能洞察到業內所發生的根本性變化而栽了跟頭。解決這個問題成了蓋茨1995年秋出版的暢銷書《未來之路》中的一個突出論題。他說:「我還沒見到有這樣的情況——一個領導者能把全部的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到那些他根本沒抓到手的新機遇上。」
對微軟進行網絡化的工作開始於1994年2月。當時,蓋茨的技術助理史蒂文·斯諾夫斯基在為公司招聘人才的途中,回到母校——康奈爾大學。被大雪困在紐約州伊薩卡機場的他回到了康奈爾校園。在那裡,他所看到的情景是:學生們在教室之間穿梭往來、向終端鍵入指令、從網絡上接收電子郵件和課程表。
互聯網絡傳播起來就像撲不滅的野火一般。它不再是一個專業技術性質的網絡,像7年前斯諾夫斯基在校時那樣,而是一個學生和教職員工都在使用的、用以同校內乃至全世界的同事進行交流的工具。他馬不停蹄地給蓋茨及其技術人員發去了一份電子郵件,寫道:「康奈爾聯網了!」
蓋茨的一名下屬給斯諾夫斯基的回復是:已經有過搞網絡的人「在拿同樣的內容煩我們。也許你們該碰碰頭。」那個人就是阿拉德。1991年受聘之時,這位一臉稚氣的程序員對微軟公司是否「瞭解互聯網絡」很擔心。不管怎樣,他還是簽了約。這表明他有能力幫助公司去瞭解互聯網絡。1992年時,阿拉德是微軟公司唯一一位在自己名片上寫著「互聯網絡技術程序經理」的程序員。他回憶說:「那時我勢單力薄。」
阿拉德的工作是為微軟公司的LAN管理器和Windows for
Workgroups軟件建立TCP。「IP——一種網絡通信格式。長期以來,TCP。」IP一直是在太陽微系統公司等所生產的Unix型電腦上使用的標準。阿拉德說,但是對於微軟公司而言,按執行副總裁史蒂文·帕爾默的說法,TCP-IP只不過是個「復選項」。阿拉德還記得帕爾默說過:「我不知道它是什麼。我不想知道它是什麼。我的客戶們對之表示強烈不滿。別再提那傷心事吧。」
在1993年早些時候的一個不受支持的項目中,阿拉德負責監管微軟公司第一個互聯網絡服務器的開發工作。這是一種可將微軟網絡地址同互聯網絡上的其他地址進行連接的計算機。該項目計劃向客戶們發送測試性的TCP-IP代碼文件。不久,他們又公佈了其他一些彌補缺陷的措施,使該服務器成為互聯網絡上使用最多的10種服務器之一。
然而,這幾乎沒有引起高級管理層多少關注。當時37歲的蓋茨和他的助手們根本沒有像公司裡許多新一代、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們那樣看到互聯網絡的作用。加之許多關於改寫視窗軟件的煩心事,使得蓋茨他們幾乎沒有時間搞新的項目。
阿拉德愈加感到失望。有了「馬賽克」(Mosaic),互聯網絡沸騰了。「馬賽克」是一個由伊利諾斯大學一名性格早熟的計算機系學生編寫並在互聯網絡上發佈、可供任何人卸載的瀏覽器程序。突然間,環球網上多了這樣一種使用便捷、面向公眾的點擊式瀏覽器。1994年1月25日,阿拉德起草了一份題為《視窗:互聯網絡下一個令人心動的應用軟件》的請戰備忘錄。
阿拉德建議建立一種「馬賽克」式的瀏覽器並在「芝加哥」中使用TCP-IP。「芝加哥」是日後成為95視窗軟件的代號。該備忘錄裡還使用了不到兩年後就成為微軟公司戰鬥口號的語言:「接納」互聯網絡標準,「擴展」視窗入互聯網。阿拉德說:「最後,我著實不能再忍受下去了。我感到公司就是理解不了。」
斯諾夫斯基一參與進來,情況就開始有了轉機。兩人開始交換看法。斯諾夫斯基很快就迷上了網絡。斯諾夫斯基說:「我把人們拖到我辦公室來。起初他們大聲地抱怨。我能讓他們對這東西感到興奮不已。」受其感染的人裡,蓋茨就是一位。蓋茨說:「當斯諾夫斯基開始談及他在康奈爾看到的現象,向我展示了『黃鼠』網絡以及環球網上早期的一些東西時,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覺得『這東西蠻不錯的』。」
老闆批准召集一次經理靜思會議,討論一下互聯網絡的事。這是關鍵性的突破:在微軟公司,只有當蓋茨感覺到經理們需要將注意力集中到某個關鍵問題上時,才會召集這種會議。1994年4月5日,正值斯諾夫斯基康奈爾之行兩個月後,微軟公司的頭面人物齊集位於華盛頓州柯爾克蘭附近的沙威大廈——一座建於1909年、用於召開會議的建築。蓋茨及其各部門的頭腦們認真研讀了斯諾夫斯基編寫的長達300頁的互聯網絡情況簡介。會議的議題是:互聯網絡的重要性以及微軟公司對互聯網絡的投入問題。
在一個突破組裡,阿拉德同拉塞爾·西格爾曼爭論了起來。那時,西格爾曼正負責「奇跡」(Marvel)的開發工作。「奇跡」就是現在微軟網絡聯機服務當時的代號。阿拉德認為「奇跡」不應渲染微軟專有色彩,而應以網絡標準作為基礎。但西格爾曼堅持自己的觀點。在這場爭論中,西格爾曼獲勝了。後來,為改正這一錯誤抉擇所付出的代價高達上百萬美元。
網絡工作還是取得了進展:TCP-IP將被加進95視窗和視窗NT中。視窗NT是能在網絡服務器電腦上運行的視窗版本。銷售組被要求使用環球網來分發營銷信息。應用軟件組同意給字處理軟件WoId配備生成網絡頁面的功能。
此後,蓋茨對網絡發展的參與又進了一步。他把「四月思考周」(半年一次的靜思)的大量時間用到了對互聯網絡的思考上。在蓋茨1994年4月16日的備忘錄中,他說:「互聯網絡戰略與互聯網絡技術目標」是公司發展的首要標誌。蓋茨寫道:「我們希望並將投入人力物力,成為『支持互聯網絡』運動的領導者。」
儘管步子不大,但這是第一步。阿拉德說:「我還不認為他已知道該下多大的賭注。」然而,董事會成員戴維·馬考特卻認為他已經知道了。他回憶說他感到很「驚奇」,微軟公司在互聯網絡上投入的是如此之少。加利福尼亞州門羅公園的技術企業投資者公司(Technology
Venture Investors)的一位主要股東馬考特說:「他們不在硅谷。要是在這兒,你會感到網絡就在你身邊。」他在1994年4月的董事會上提出了這一問題。蓋茨的反應怎樣呢?馬考特說:「他認為互聯網絡是免費的。那裡沒有錢賺。互聯網絡生意怎麼會有意思呢?」
對於地位日顯重要的一夥競爭對手們來說,顯而易見,那裡存在著巨大的機遇。如果微軟公司不去抓住它,它們就能夠動搖這一軟件巨人的統治地位。太陽公司、網景公司、甲骨文公司(Oracle
Corp.)、IBM公司以及其他一些公司都認識到,互聯網絡是重排座次的好機會。
猶如細胞一般不斷激增的網絡新貴們也有同感。利考斯公司(Lycos)、信息搜索公司(InfoSeek)、點擲公司(PointCast)等幾十家公司殺人本應有微軟一份的真空地帶。這些公司中最具特色的一家是由辭去其親手所建的硅圖像公司(SiliconGraphics
Inc.)董事長職位並抓住互聯網絡機遇的詹姆斯·克拉克領導的。他手上有能下金蛋的金鵝:那個伊利諾斯大學23歲的程序員馬克·安德利森。網景通信公司(Netscape
Communications原馬賽克通信公司)成立於1994年4月4日,正值「沙威靜思會議」前夕,到1994年10月,互聯網絡上各處都在卸載該公司的「導航員」瀏覽器軟件(Navigator)。
1994年春,互聯網絡火爆起來。上百萬個人電腦用戶登記上網,商業性網絡地址從1991年的9000個增至約21700個。甚至IBM公司也收到了董事長小路易斯·格斯特納發自家中的問候。通用電氣公司(General
Electric)、塔珀器皿公司(Tupper ware)、沃爾沃公司(Volvo)以及海厄特賓館(Hyatt
Hotel)也出現了類似情況。時代—沃納公司(Time Warner)使用的「路徑探尋器」(Pathfinder)成為其電子版雜誌的一大特色。人們日益感到是互聯網絡——而不是交互電視——正成為通向信息高速公路的必由之路。太陽公司正是抓住了這一點,開始將一種用於交互電視的軟件語言改寫為日後的Java語言。
1994年4月,在康岱(Comdex)春季交易展中,斯諾夫斯基見到了Booklink——CMG信息服務公司的一種瀏覽器。他把BookLink給當時任微軟公司95視窗業務負責人的布拉德·西爾沃伯格看了。經理們開始就給該項技術發放許可證一事進行談判。然而,就在談判緩慢進行之時,美國聯機公司突然闖入,於11月份以3000萬美元的價格買走了BookLink。西爾沃伯格說:「這使我們覺醒了。我們必須更加積極進取,更加充滿活力才行。在這個新的天地裡,可謂天上一日,地下十年。」
在此期間,蓋茨正在為身處新興的網絡化世界中的微軟精心繪製新的公司戰略。然而,正如他在1994年10月份的備忘錄中所描述的,這是一次「巨變」。方法就是要利用微軟現有的產品。其他的微軟人也都確信互聯網絡是發展方向。
其中之一就是本傑明·斯利夫加。他現年35歲,是微軟公司的瀏覽器軟件——互聯網絡探索者(Internet
Explorer)的項目負責人。1994年年中,他和其他3名程序員正在研究籌劃95視窗的後繼產品所應具備的特色。他進入互聯網絡並很快找到了答案:1994年8月15日,他給小組成員們發了一份電子郵件,說他們所需要的正是瀏覽器,而且甚至可以給95視窗準備一個。當網景公司的「導航員」1994年秋上網之時,斯利夫加對其研究了一番。而後,他找來6個人,一起籌劃95視窗的瀏覽器特色。
為了加速工作進度,他手下一名程序員到伊利諾斯州納波維爾的小型望遠鏡公司(Spyglass
Inc.)進行了一次採購旅行。該公司是網景公司的競爭對手。對於小型望遠鏡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道格拉斯·考貝斯而言,這真是一個頗具諷刺意味的時刻。6個月前,他前去拜訪微軟公司,得到的卻只是斷然回絕。考貝斯說:「不出所料,他們講『我們自己會做的。』」可是,到了1994年下半年,網景公司開始不斷發展。這時,微軟公司開始急於成交了。1994年12月16日,微軟公司在小型望遠鏡公司的許可證上簽了字。
儘管如此,進入1995年後,微軟公司的管理層仍將注意力集中在「芝加哥」上。該軟件計劃於1994年12月推出,後推遲到1995年年中。最終,於1995年8月份以95視窗的面目上市了。另外,微軟公司還忙著要完成針對公司市場的視窗NT軟件。蓋茨說:「這些都是重點。而互聯網絡不過像是遠方傳來的隆隆聲。」
蓋茨還指示,微軟網絡應與「芝加哥」同時面世。微軟網絡的經歷中充滿著「本應更好」式的遺憾。1992年12月,當西格爾曼開始計劃時,互聯網絡還不算特別引人注目。當時真正的明星是美國聯機服務——一種基於窗口方式的聯機服務。接受該項服務的成員正在迅速增加。於是,蓋茨在1993年5月批准了西格爾曼的計劃。該計劃將開設一項可與美國聯機相競爭的服務。這項服務的一大優勢就在於使用該項服務所需的軟件將包括在95視窗中。
1993年秋,微軟網絡小組奮力爭取及時完成微軟網絡以實現與「芝加哥」同時面世的目標。然而,蓋茨已注意到互聯網絡正在隆隆作響。他同意讓長期擔任微軟公司經理、曾倡導微軟公司闖入多媒體領域的羅布·格拉澤就互聯網絡對微軟網絡的影響問題進行一次分析。格拉澤的結論是:微軟公司應當從根本上改變其戰略,讓聯機服務成為互聯網絡的組成部分。
這時,厄運襲來。1993年11月,時年34歲的西格爾曼腦部出血。儘管他身體將能恢復,但他的缺席使得平素對工作要求嚴格的格拉澤不得不有所放鬆。格拉澤向西格爾曼的手下展示了自己的計劃。但頭兒不在,微軟網絡小組已經是在超負荷工作了,格拉澤就沒給他們再加壓。以前曾是微軟網絡小組成員的傑弗裡·利勒說:「我們實在無法花費大量精力去改變我們的計劃。」格拉澤也說:「我感覺命運在同微軟作對,不讓微軟公司早些真正瞭解互聯網絡。」
不管怎麼說,微軟網絡還是個蠻有特色的項目。1994年11月份,蓋茨在康岱發表的一次重要講話裡披露了微軟網絡計劃中的服務項目。在短短幾周時間裡,他就說服了電信公司(Tele-
Communications Inc.)出資1.25億美元購買微軟網絡20%的股份。電信公司負責人約翰·馬隆差點兒就把這筆錢投給微軟公司的競爭對手美國在線公司。不過,正如美國在線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史蒂文·凱斯所說:「蓋茨在最後一刻說服或者說是懇求他不把錢投給美國在線公司。」三周之後,微軟公司以1640萬美元買下了UU網絡技術公司(UUNet
Technologies Inc)。現在,該公司負責辦理微軟網絡業務。
微軟網絡儘管如此,蓋茨還是在1995年5月發出了向互聯網絡進軍的緊急動員令。他發表了題為《互聯網絡浪潮》的備忘錄。其中他談及的主題在硅谷中久久迴盪。蓋茨宣佈互聯網絡是繼IBM個人電腦之後「最重大的進展」。他寫道:「我對互聯網絡重要性的認識先後經歷了幾個層次。現在,我要說互聯網絡是重中之重。」
1995年5月27日,斯利夫加發表了自己的緊急動員令。題為《環球網,下一個平台》。他警告說環球網具備取代視窗的潛力。斯利夫加說:「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相信會發生這種事情。但我是想表明一種觀點。」
微軟公司的經理們日益感到互聯網絡的契機必須抓住——要在它溜到別人那兒去之前抓住。1995年6月1日,40位微軟公司的經理聚在華盛頓州貝爾維尤的紅獅旅館,集體討論互聯網絡戰略問題。蓋茨就「互聯網絡浪潮」發表了20分鐘的講話。斯利夫加原計劃15分鐘的講話最後長達1個多小時。斯利夫加說:「我惹惱了一些人。」在一個關鍵問題上,斯利夫加建議微軟公司像阿景公司那樣,在互聯網絡上免費發送一些軟件。斯利夫加回憶說:「蓋茨稱我是個共產主義者。」
經理們還逐個審閱了微軟公司籌劃中的每個互聯網絡項目,頭一眼就看到了Java。反應如何?阿拉德說:「就像對我備忘錄的最初反應一樣,不冷不熱。」
直到1995年8月份95視窗上市之後,微軟公司才算真的全力投入到互聯網絡工作上來。蓋茨說:「早在三四個月前,就已有跡象表明這東西的發展的確迅速。我說:『好吧,等我們的95視窗一上市,我就去好好思考一下它對我們戰略的影響。我們能否制定這樣一個戰略?我們在互聯網絡上下賭,假設它真的會使人們對個人電腦和軟件的需求蕩然無存。要是真的那樣的話,它又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戰略呢?』」
蓋茨不能浪費絲毫的時間。1995年8月8日,網景公司成為眾人注目的焦點。其引人注目的原始公開股票在發行第一天就從28美元漲到了58美元,使互聯網絡股票行市呈現牛市走向。公司股票上市後18個月,董事長克拉克便成為名義上的億萬富翁。而蓋茨直到微軟公司成立12週年的時候,才達到這一里程碑。
網景公司所贏得的遠不只是華爾街的一批追隨者。它在網絡測覽器方面取得了微軟式的統治地位,獲得了與那些在經營中一貫處於獲利地位的客戶們簽約的機會。這些公司正使用網景公司的服務器程序建立其網絡地址。與此同時,整個電腦王國因為太陽公司的Java軟件而變得充滿生氣。這一軟件使得通過互聯網絡改變程序或是網絡頁面成為可能。這一體系所導致的威脅在於有了它,視窗在環球網上的地位將變得無足輕重。1995年11月16日,由於互聯網絡的緣故,戈德曼·薩克斯公司(Goldman,Sacha
&Co.)在其「推薦購買」表中去掉了微軟公司股票。
這個教訓很清楚:微軟公司若要在網絡計算機時代保住自己的位置,就必須參與互聯網絡的競爭,就必須遵守網絡的規則,也就必須接受互聯網絡的標準——接納它們、擴展它們,點綴上微軟的裝飾,努力保持微軟的軸心地位。
微軟公司轉入互聯網絡時代。常愛言過其實的帕爾默則負責給這一轉變打節拍。蓋茨回憶道;「帕爾默說:『喂,我們進展到哪兒了?』我們說:『哦,我們有了不少的散件。它們本應該綜合在一起。但現在它們還沒有。』帕爾默說:『把它們綜合起來,讓它成個東西。實際上,只要選定個日子,你們到時候就能叫它綜合起來。』」
日子已經定好了:負責平台項目的集團副總裁保羅·馬裡茨將於1995年12月7日召集一次精心準備的互聯網絡最高層會議。微軟公司將宣佈其瀏覽器計劃、網絡服務器計劃、新的基於環球網的微軟網絡計劃以及其他的行動計劃。馬裡茨兩個晚上都住在公司董事會的會議室,聽取往來穿梭的經理們講述他們的計劃。微軟公司一名經理理查德·童則啟程前往各處,向互聯網絡顧問們求計。斯利夫加的小組就微軟公司如何獲取測覽器30%的市場份額的問題寫出了長達14頁的備忘錄。該備忘錄建議讓美國在線公司和電腦服務公司(CompuServe
Inc.)給微軟公司的瀏覽器發放許可證。
1995年12月6日晚8點,微軟公司的高層經理們彙集在西雅圖中心禮堂進行最後的綵排,他們仔細地將每項演示都過了一遍,蓋茨甚至還對幻燈片上的文字細細推敲了一番。(與此同時,微軟與太陽兩家公司的經理們則在連夜就簽署給Java發放許可證的協議一事忙碌著)直到午夜時分,一名公關部經理告訴蓋茨說所有的演示都是壓倒性的,之後整個展示會的準備工作才算一切就緒。他們還需要給記者們準備一個三點概括。已是疲憊不堪的蓋茨躺倒在地。跟著,帕爾默也倒下了。人們都等待著,不曉得蓋茨是在思考還是發火。最後,蓋茨脫口說道:「我只是要讓他們知道我們已經離不開互聯網絡了!」
從那時起,微軟公司不再瞻前顧後。公司的員工們通過閉路電視系統收聽互聯網絡的情況簡介,通過電子郵件獲取講稿。隨後,他們又收到錄像帶資料。蓋茨要大家絕對清楚新的「前進命令」是什麼。弗米爾產品部(Vermeer
Product Unit)副總裁克裡斯·彼得斯指出,蓋茨大可不必為此擔心。他說:「如果董事長發話說那樣做就是成功,就會有一大批人那樣做。」
如今微軟公司已興奮起來。馬裡茨說:「真正調動起我們積極性的是偏執狂和競爭。」當1995年12月8日,即微軟公司引人注目之舉過後的第二天,被問及來自微軟公司的威脅一事時,網景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詹姆斯·巴克斯戴爾打趣地答道:「上帝站在我們一邊。」這話猶如是將火扔在乾柴上一般。現任微軟公司互聯網絡部負責人的西爾沃伯格說:「這種話是要把人都圍在互相排斥的小圈圈裡。我得謝謝網景公司。所有這些廢話正好幫我們調動了積極性。」
微軟公司所依靠的不僅僅是學術精神。據內部人士講,在最高層會議期間,微軟公司曾試圖買下激勵者公司(Excite)。該公司的「查詢器」技術,和比它更為出名的競爭者的不相上下。該技術將幫助微軟網絡成為一條進入環球網其餘部分有用的通道。內部人士說,微軟公司的出價為7500萬美元,但遭到激勵者公司的拒絕。原因是,投資銀行家們說如果激勵者公司公開上市,獲益會更多。1996年4月4日,激勵者公司公開上市,目前價值為8400萬美元。微軟公司接下去的標購行動是以1.3億美元左右的價格買下網絡新貴——銷售額不足的弗米爾技術公司(Vermeer
Technologies Ine.)。這一標購獲得了成功。現在,弗米爾公司頗受看重的「頭版」軟件(Front
Page)正被用於生成網絡頁面。
1996年2月12日,微軟公司向公眾透露了其在與網景公司的競爭中所使用的一件重要武器——互聯網絡信息服務器(In
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迄今為止,該軟件免費卸載的數量已達到9萬份左右。3月份,微軟公司打了個漂亮的大勝仗:公司在網景公司的眼皮底下與美國在線公司好不容易達成了一項交易,使微軟公司的「互聯網絡探索者」成為美國在線上主要的網絡瀏覽器。作為交換,微軟公司也作出了重大讓步:在95視窗中加入美國在線,結束對微軟網絡的獨家優勢。微軟公司正在從一個互聯網絡渴望者轉變為互聯網絡奪冠者。英特爾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安德魯·格羅夫說:「這是商業務實態度的傑作。」
1996年6月,微軟公司又將注意力轉向內部網(in tranets)——一種建立在互聯網絡技術上的公司網絡。6月13日,公司簡略描述了其定於1996年夏季晚些時候發動的以視窗NT4.0版「頭版」和一個新的查詢軟件。這對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 &Co.)這樣的機構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這類機構喜歡由一家公司為它們提供所有的常規軟件和更新的互聯網絡應用軟件。微軟公司正為約2.5萬台使用視窗的個人電腦和1200個網絡服務器製作一種交易系統。該系統與內部網和互聯網相連。
蓋茨指望著像美林公司這樣的客戶能夠在微軟公司為互聯網絡在戰略上填補漏洞的時候給予微軟幫助和支持。舉例來說,微軟公司在合作軟件與電子商業軟件方面就仍然落在後面。
那些曾刺痛微軟公司的網絡新貴們說,微軟公司所錯過的遠不是一點點。它們斷言,雷德蒙德所發佈的大都是空話。太陽微系統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斯科特·麥克尼裡輕蔑地說:「編個廣告宣傳是花不了很長時間的。」蓋茨說微軟公司將會推出自己所許諾過的產品。但他也不得不承認其工作尚未完成。蓋茨說:「此刻,我們不能說我們已擺脫了險境。我們再有一年多的時間,一定會取得令人驚奇的結果。」
硅谷稱蓋茨為「軟件業裡的撒旦」,word perfect公司前主管甚至稱他為「帶你過河,然後吃掉你的狐狸」。蓮花軟件(Lotus)創辦人卡波爾說得比較中肯,「蓋茨代表我們最好或最壞的一面。」但這些評論,絲毫無損於蓋茨作為全球軟件巨人的地位。
(1996年度最佳管理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