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判主力的成本,才有可能瞭解他的動機,才能在撲朔迷離的走勢中適者生存。這樣,不少市場的高手把焦點聚集在均量線中,越來越對它的波動敏感。由於主行為是波段式操作,故中、小投資者因不察或不清,屢屢處於被動的局面而不主動的出擊往往需借助該「突破輔助訊號」。這樣,有必要增加其透明度。
(一)均量線是一種反映一定時期內市場成交情況,即交投趨勢的技術性指標
將一定時期內的成交量相加後平均,成交量的柱形圖中形成的較為平滑的曲線,即均量線。一般以10作為采樣天數。股價越往上走(下行),可以加高(縮短),采樣天數有利於嗅出變量的「異味」。其要訣如下:
1、在上漲行情初期,均量線隨股價不斷創新高,顯示市場人氣的聚集過程;行情進入尾聲時,儘管股價再創新高,滾量線如已疲軟,表明市場追高跟進意願發生變化;股指不斷跌出新低,而均量線也已雯平,還有上升跡象,表明股價已經到底,伺機買入。
2、五日均量線在十日均量線下方持續告跌,且無拐頭走勢,提出警戒訊號:跌勢仍將繼續。五日均量線在日均量線上方上升,顯示仍將反覆上漲。
1993年第一季度的「二紡機」即是典型「93.1.18」該股的五日均量線和十日均量線開始同步向上發散,股價雖有反覆,但由於五日均量線和十日均量線都創出新高,表明該股人氣已聚,正進入主升段,但到了30元區域,五日均量線明顯疲軟,「93.2.22」股價仍勉強創出32.48元的新高,但此時的五日均量線已在十日均量線以下運行,表明市場追高意願不足,股價處於相對高位區域(這個價位也是目前為止的天價)。
(二)筆者認為:一些強勢股之所以能一漲再漲,和其主力收集籌碼的成本有重要關係,而這些均逃不過均量線的掃瞄,因為它能反映出成本的高低和持倉量的大小。如其成本較高且持倉量大增,則不易出局,認識到這一點,在其成本價的1.1倍亦能適量「乘船」,如均量線和股價明顯不匹配就要時刻防備主力的低成本而隨時可能出現的兌付現象。
1996年末及1997年初,為什麼有些股反彈強勁,而大多數股「默默無聞」,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前者在1996年年終啟動時的均量體現出主力的理論成本及持倉比例。例如深市「蘇三山」,「96.10.4」均量線隨股價創出新高,同時由於十日均量線的加速上揚,表明主力的成本在4元區域,且持倉量大。「96.12.25」股價跌至4.20元後,悄然止跌,並隨後出現了三個漲停板。
均量線反映的是市場交投的主要趨向,是市場的本質屬性,當不少人誇誇其談時,事實教育我們:只有打主動仗,才能立於不敗之地,這就是推崇內在氣質——均量線的真正內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