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德蘭爆亂(1568)
--------
埃諾 根特 布魯塞爾的人們
看到朗格爾已布下鐵桶之陣
側後方的恐怖戰鬥步步逼近
比敵人更難對付的是
舊傷還未痊癒
「恐怖戰鬥」指1568年爆發的尼德蘭(荷蘭)動亂。當時,哈布斯布爾格王族(奧地利舊皇室,歐洲最著名的王族之一)為擴張勢力不斷發動戰爭,作為其根據地的朗格爾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未行的「舊傷」指王族內亂。
倫敦大火·寺院倒塌(1666)
--------
倫敦 呼喚正義之血
二十的三倍加六大火熊熊
責婦人從椅子滾落下來
同族亦遭殺戮
「二十的三倍加六」正好等於六十六,顯然它與1666年有關,即這首詩預言的是1666年倫敦的大火災。
滾落下來的貴婦人指以聖保羅大寺院為主的房屋。這些石頭建築曾經像貴婦人一樣輝煌一時,但因火勢太強,最終也都難以倖免。
英荷戰爭(1665∼1667)
--------
深夜裡大地搖晃不止
春天再次付出巨大努力
可林特斯和埃菲索斯
游過汪洋
戰場上兩位好鬥者烽煙再起
17世紀,爭奪殖民地的矛盾演變為激烈的直接的戰爭,荷蘭、英國三度交戰就是實例。1665年英荷兩國第二次交戰是第二回合,英國更新航海條令人侵荷蘭在北美的殖民地成為此次戰爭的導火索。這首詩描繪了戰鬥的情形。最終海上實力強大的英國打敗了荷蘭,成為當時的世界霸主。
1665年倫敦疫病流行
--------
海濱都市疫病流行
死神復仇前燃燒不已
正義之血抹上莫須有的罪名
尊貴的婦人也遭欺凌
「海濱都市」常被用作倫敦的代名詞。倫敦瘟疫流行的預言應驗了。同本章第51首預言詩的表現手法類似,本篇也用了「正義之血」、「貴婦人」。諾查丹瑪斯是一個狂熱的舊教徒,因此,這裡的「尊貴的婦人」也有人認為是天主教。
東方某國將發洪水
--------
遠離羅馬的異國
洪水淹過大都市
擁有私產的少女
被掌權者剝奪權力
單從「遠離羅馬的異國」無法判斷究竟指何地,但「異國」表明是文明體系不同的地區。第三行「擁有私產的少女」說明該國不是私有制國家。所以,這首詩預言大都會將發洪水。我國的大都會地處北部,一年四季雨水甚少,按理沒有發洪水的可能性。
宗教戰爭·邁因努大公武裝政變
--------
戰爭中一文不值的大公
死到臨頭做蠢事
亞得裡發覺危險時
餐桌旁遇刺倒斃
法蘭西胡格諾宗教戰爭結束的1594年,巴黎人民議院因部分議員的革命思想過激,導致舊教同盟分裂。邁因努發動武裝政變,他設宴招待議會議員,然後將他們殺害。亞得裡(亨利四世)此時也已認為應該進行對舊教派的改革並鎮壓內亂。
羅馬教皇隨人類一同滅亡
--------
不懼瘟疫和利劍的大人物
天神出生他也將屈服
眼看修道院長也不可倖免
遇難船上人類一起滅亡
人類悲慘結局的預言!第四行「遇難船」指遭難的地球。全詩警示瀕臨滅絕的地球上的人類,即使是「不懼瘟疫和利劍的大人物」——手握大權的世界領導人,以及「修道院長」——羅馬教皇;命運已注定了他們也全都難逃一死。人類,真的已走到盡頭了嗎?
約翰·F·肯用迪與阿迪霖氏病
--------
戰鬥之前身居高位者倒下了
偉人之死猝然而令人震驚
雖非完人卻拓就一條大道
血河邊緣大地變色
這首詩講的是美國前總統肯尼迪的事,「雖非完人」指肯尼迪早在任參議院議員之時就已患上了阿迪森氏病,「拓就一條大道」是說古巴(導彈)危機時,肯尼迪拿出巨大勇氣與蘇聯談和,化解了這場一觸即發的危機。也許就因為這件事,肯尼迪在達拉斯被人開槍殺死。他的死,正如詩中所說,「猝然而令人震驚」。
恐怖元首拿破侖
--------
沒有手也沒有腳除了鋒利牙齒
出生平民被遣去戍守邊港要塞
大門附近他變節起兵
月光下溫柔的掠奪
從第二行「出生平民被遣去戍守邊港要塞」可知這首詩寫的是拿破侖。他從軍隊起家,東征西討直至當上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皇帝,其間無一不靠強硬而狡猾的手腕。拿破侖執政後,依然東討西伐,攪得全歐洲雞犬不寧人心惶惶,最後又因兵敗滑鐵盧,黯然退出歷史舞台。
法國艦隊與上耳其軍集結之地
--------
法蘭西艦隊得到巨大援助
強大的海神率領三軍猛攻不停
為守衛防線普羅旺斯慘遭蹂躪
投槍和弓箭把那魯布夷為平地
16世紀40年代,作為同神聖羅馬帝國的哈布斯布爾格王族相對抗的基地,普羅旺斯(法國東南部沿岸地區)的土倫港聚集了「海神」(奧斯曼上耳其軍)同法蘭西的聯合軍隊。屯兵一方,必然威脅別國安全。法蘭西和土耳其聯軍與神聖羅馬帝國交戰,自然是城市遭掠百姓遭殃。
日本扮演主角的歷史事件
--------
信義之念在東洋破滅
大約旦 羅納 羅瓦爾
他霍發生巨變
馬饑人渴之時
軍艦解體殘片四飛屍浮血海
這首詩層層預言了日本扮演主角的幾次事件。日本為了自身利益,背信棄義,在亞大地區發動一次又一次慘無人道的侵略戰爭,如入侵中國,吞併朝鮮半島,侵佔菲律賓,掠奪東南亞等,無惡不作。當日本偷襲珍珠港,令美軍「軍艦解體殘片橫飛屍浮血海」之時人類進步的潮流中扮演主角,卻總是愛充當反叛的角色,顯然會遭到世界人民的反對。
皇室後裔在港被殺
--------
幹得多漂亮 泰晤士的人們
吉倫特 拉·羅歇爾
啊 托洛亞的血
染紅港灣的劍
河對岸梯子架向港灣
閃光 令人驚愕的屠殺
諾查丹瑪斯將法蘭西皇室稱為「王家血統」的繼承者,顯然諾氏也有「皇帝受命於天,以天子名義代行夭命」之思想根源。皇帝的後代們,總是夢想有一天能夠再次登臨寶座,就像法國大革命中波旁王朝的復辟一樣。
哈雷彗星飛臨時愛滋病肆虐
--------
瑪布斯迅速死去不久又會來訪
足以令人或動物恐慌的破壞
突然之間復仇火焰襲來
有隻手飢渴 彗星飛過時
愛滋猛於虎!此話沒有人不相信。諾查丹瑪斯在多年前就已預見到一種「足以令人或動物恐慌的」病毒將會出現,也許它就是「瑪布斯」——愛滋病病毒。第四行表明了愛滋病開始肆虐的時間,即「彗星飛過的時候」也就是哈雷彗星接近地球的1986年。在詩的第二行清楚地預示了不僅是人類就連貓狗等動物之間也會也流行類似的不治之症。由於愛滋病病毒侵入人體最終將破壞機體的全部免疫功能,因而患者會皮膚壞死,身體脫水,「飢渴」難耐。對此,目前尚無有效治療辦法。
有人認為愛滋病病毒是在研究開發細菌武器的過程中產生的。若果真如此,那麼正如詩中第三行所言,愛滋病是對人類的報復。這難道不是對人類文明的莫大嘲諷嗎?
帕爾瑪公爵的伊波利戰鬥
--------
法蘭西暫時統治著阿索尼亞
波河 帕爾馬灌醉了瑪爾努和塞努
與之抗衡修築高牆的大人物
無謂受傷 命歸黃泉
法國宗教戰爭——天主教與胡格諾派教之間的戰爭——中期的1590年,帕爾瑪大公來到支持舊教同盟的法蘭西,在伊波利戰鬥中被亨利四世(納瓦爾國王)擊敗,後又在另一場無關緊要的戰鬥中受傷死亡。
塞班男民眾新教熱情高漲
--------
日內瓦的人們口乾舌燥飢腸轆轆
手中的希望,掃不去的夢想
塞班那法行將崩塌
艦隊不允許進入大的海港
1685年,路易十四取消了南特敕令。這道敕令承認了胡格諾派的信仰自由。信奉新教教義的瑞士、塞班努(塞班那)的居民對取消之舉不滿,憤而起義,「塞班那」是塞班努的舊稱。第四行的「艦隊」是指經過萊蒙湖即日內瓦湖運送補給物資的船隊。這一句表明當地民眾對取消敕令不滿而阻止路易十四政權的船隻入港。
1839年·預告戰亂的星宿配置
--------
衰敗的狩獵場災難頻頻
美洲和倫巴迪亞
大船起火 疫病 幽禁
水星在射手座上 土星報警
根據占星術推算,第四行所說的水星在射手座上,土星出現的現象應該是1839年。19世紀30、40年代,正是世界殖民主義者為爭奪世界霸權而東征西討的時期。英國殖民者在全球橫行霸道,不可一世之時,美洲的新興殖民者和意大利也開始參與了殖民爭奪。「土星」乃「惡星」,因此它的出現預示戰亂將起。
拿破侖的百日政權
--------
囚犯逃脫危險
他的生命時來運轉
人群擠滿宮殿
都市被圍卻吉星高照
「逃脫危險」後「時來運轉」的「囚犯」就是指從厄爾巴島監獄成功脫逃的拿破侖。「人群擠滿宮殿」指市民們為歡迎重返巴黎的拿破侖,他們蜂擁來到皇宮,幾乎水洩不通。最後一行是說此時巴黎被外國(神聖羅馬帝國)軍隊包圍,人們正需要一個強硬人物出來解圍,拿破侖應時而出,怎能不說是「吉星高照」呢?法蘭西王權復活,拿破侖又執掌了近百天的政權,即從1815年3月至6月這段時間。
威廉三世掀起名譽革命
--------
金髮登場與鉤鼻相爭
決鬥之中趕跑敵人
逃亡敗將捲土重來
海上大戰艱巨任務出色完成
這首預言詩說的是英國國王詹姆斯二世和威廉三世之間的對立。「金髮」男子是當時民眾對威廉三世的代稱。1688年,詹姆斯二世妄圖恢復舊教的權力並強化絕對主義,威廉三世在議會的支持下,與詹姆斯二世展開鬥爭,並掀起了著名的名譽革命運動。詹姆斯被迫流亡法國。他在法軍的援助下,同威廉進行了海戰,結果再次被打敗。
詹姆斯二世與威廉三世的對立
--------
在北方付出艱苦的努力
海的彼岸道路已經開闢
統治島嶼再次得到證實
倫敦看到艦隊立刻出擊
這首詩繼續談到了威廉三世同詹姆斯二世之間的對立。第一行詩描述的是從荷蘭渡海到英國開始進行活動的情況,主人公當然是威廉三世。第二行則講述當時詹姆斯手下的特林頓伯爵指揮英軍吃了敗仗。第三行預言被英國驅逐的詹姆斯會在愛爾蘭圖謀東山再起。
英王室內部紛爭與名謄革命成功
--------
在凱爾特的右方 高盧王者看到
君主國內紛爭連年
三頭豹的上面王威昭然
強大的聖王卻被敵人派遣
這又是一首以詹姆斯二世和威廉三世的對立為主題的預言詩。由於諾查丹瑪斯親眼目睹了怯蘭西瓦盧瓦王朝的內部紛爭並預言了三位王子的死,故而他非常關心同法蘭西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隔海鄰邦英國的命運。三首詩連續預言井同他預言卡特琳娜三個兒子的死一樣準確,令人歎為觀止。
第一行到第三行講述的是來自高盧(荷蘭)的威廉看到英國的內亂,成功地進行了名譽革命的事。最後一行「強大的聖王」指法國。如前所述,詹姆斯二世在企圖奪回英國的時候,接受了法蘭西軍隊的援助。「敵人」可能是諾氏將英國和詹姆斯都視為了法蘭西的對頭。事實也是如此。
滑鐵盧大殺戮(1815)
--------
天空中投槍飛舞
死刑犯臨刑時喋喋不休
木石砍倒驕傲的國民
傳說人間怪物要洗恥贖罪
這首詩仍然講的是拿破侖的事,一二句講述滑鐵盧戰役中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第三行的「木石」代表砍倒波拿巴王朝的巨斧,以此推翻了法國政權。由此它肯定是指歐洲人民對侵略者的頑強反抗。「人間怪物」即指拿破侖。
20世紀90年代後期將爆發世界糧食危機
--------
逃難者奔向西西里
為把異國人從飢餓中拯救出來
黎明時分凱爾特人拽住他們
生命的理性使帝王結成同盟
在這首詩中,諾氏預言道:20世紀90年代後半期糧食危機必將爆發,救援物資運達歐洲後,各國為此發生爭端,出現世紀末的動盪。雖然目前的世界形勢尚不如詩中所說的那麼嚴峻,但是,人類毫無節制地濫用森林等自然資源以及排放廢氣廢液,導致生態失衡大氣層被污染、破壞,世界糧食產量必然受到影響。今天,朝鮮的糧食已朝不保夕,制裁更讓伊拉克人民食不裹腹。也許,人類該真正警醒了。
法軍大敗·國家孤立
--------
法軍遇難意大利
四面楚歌傷亡慘
厭惡法國人意大利人逃走
帝西諾附近盧比康之戰何日方休
諾查丹瑪斯不僅預測(或許應該說是看到)了未來,也寫了一些回顧性質的預言詩。當然可能諾氏並不瞭解那些歷史事實,而是通過推算得知。這首詩便屬於這種性質。1525年發生的帕維阿之戰便在詩人的推測之中。
擁有三個王國的意大利的命運
--------
從加爾答湖岸到胡西諾湖
萊蒙湖再到奧爾亨港
天生三隻手好戰又好鬥
三個王國夢斷恩杜米奧
亞平寧半島是多事之島。中世紀的意大利諸侯割據,稅卡重重,極大地破壞了商業運輸的發展。再後來三個大的王國統一後,意大利又陷入對外戰爭之中。「三隻手」是羅馬教皇的三重冠。為爭取教皇領地,梵蒂岡與擁有三個王國的意大利多有不和。「恩杜米奧」是希臘神話中一個美麗的牧羊人。
意大利翻越阿爾卑斯
--------
從聖斯出發經奧坦
一直來到羅納河邊
準備翻越皮勒內重山
穿過昂格納邊境
長蛇陣涉水過海
前半部分的地理狀況互相矛盾,解釋不通。1961年列奧尼說皮勒內實際上就是阿爾卑斯的筆誤。因此這首詩寫的就是意大利軍隊越過阿爾卑斯山脈入侵他國的事。聖斯、奧坦都在法國北部。
飢餓將襲擊全球
--------
令人心煩的小鳥喳喳亂叫
世界上出現多筒大炮
小麥價格猛然上漲
人吃人的現象來到了
很明顯,「令人心煩的小鳥」是指當今和未來社會中穿梭於太空的各種飛機、火箭之類的高技術武器。這些東西既耗費地球上大量的能源又威脅著人類的安全。第二行中的「多筒的大炮」是一種殺傷力極強的攻擊性武器,又名「喀秋莎」。前兩句都表明戰爭已經出現,糧價飛漲糧食供不應求,搶購狂潮一浪高過一浪,結果「人吃人」的現象發生。
也許在今天你會覺得諾查丹瑪斯是在杞人憂天,他的預言也荒誕不經,可是你如果能親眼目睹戰後伊拉克平民的苦難生活就能明白他的良苦用心和敏銳的洞悉力了。
政治寨塔萊朗·佩裡戈德
--------
布爾戈紐的閃電兆示不吉
陰謀策略不讓外人曉知
跛子祭司自私自利
洩露元老院的重大機密
塔萊朗·佩裡戈德(1754∼1838)是法國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能言善辯,交遊甚廣。因為事故他一隻腳行動不便。遵從家族意志他向神學方向發展。在成為牧師後,他提出教會財產國有化的觀點,被教皇踢出了上帝的大門。後來,他成了一名政治家,積極策劃波旁王朝復辟,與俄國沙皇秘密往來,「洩漏元老院的重大機密」,為拿破侖的沒落埋下禍種。應該說,塔萊朗是一個被收買了的間諜。
非洲發生軍事政變
--------
弓矢 火 燃燒的松蠟擊退敵人
半夜裡傳來慘叫與悲鳴
他們鑽過破損的城牆入侵
叛徒從地道秘密逃遁
這首詩預言了世紀末在世界各地發生的諸多事件中的一件,諾查丹瑪斯在第一行中用「弓矢 火 燃燒的松脂」來暗示相對落後的非洲。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非洲各國軍事政變不絕如縷,尤其在中西部非洲,如扎伊爾、贊比亞、烏干達等,都曾相繼建立過軍隊政權。他們靠手中的軍人和槍炮,進攻文人領導者住地,搶佔國家要害部門,進而奪取國家政權。那些悲傷的原領導者只好秘密逃跑,否則性命堪憂。因此而產生的內戰、內亂,嚴重困擾著非洲人民的生產和生活。
16世紀,奧斯曼土耳其的擴張
--------
從海底升起的巨大海神
將非洲之種與法蘭西的血攪混
島嶼因後來者而鮮血染身
隱藏的秘密讓他留下纍纍傷痕
這是一首關於16世紀奧斯曼土耳其進行領土擴張的預言詩。諾查丹瑪斯屢次將土耳其艦隊喻為「海神」。第二行詩指的是法蘭西和土耳其之間的協定。後兩行詩描寫了1558年土耳其艦隊侵入米諾卡(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島之一)的情形。
地中海海戰·一個活躍的黑鬚司令官
--------
卷毛,黑鬚男子出謀劃策
要讓殘忍高傲的國家
臣伏腳下
偉大的亨利從遠方趕來
要奪回被三日月旗俘虜的士兵
這首詩講述了有關內蓬特(地中海東部及愛琴海沿岸各國和島嶼的總稱)海盜的故事(1571年)。
「殘忍高傲」的國旗為「三日月旗」的國家就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卷毛黑鬚男子」指天主教國家的聯合艦隊司令官敦·方·得·奧斯特利阿。原詩中的「CHIREN」是「HENRI」的另一種拼法,即指亨利三世。雖然當時亨利三世尚未登基,但是諾查丹瑪斯已把他當作了法蘭西的象徵。
短暫和平之後,中東戰爭再起
--------
戰爭倖存者雄辨滔滔
也需要片刻停留
大人物限制行動自由
適當時候他們拉住了敵人的手
這是一首關於反覆打了四次的中東戰爭的預言詩。中東問題是個世界問題也是世界難題。豐富的石油蘊藏令幾個野心勃勃的大國艷羨不已並在那裡扶植各自的勢力。大國矛盾與小國矛盾重疊,嚴重影響著中東的和平進程。往往是戰爭剛剛結束不久,在短暫的和平之後該地區的人民又陷入了另一場新的戰爭中。
某年8月至10月,震撼地中海的核攻擊
--------
天火幾乎燒光整個城市
壺狀物又在威脅德烏卡裡恩的安全
薩爾迪尼亞被非洲軍艦包圍
天秤座離開獅子座之後
「德烏卡裡恩」是大洪水後唯一倖存的人(希臘神話)。薩爾迪尼亞是指意大利。因為最後一行詩表明時間是從夏到秋,所以在某一年8月至10月左右,在地中海周圍將發生戰亂,意大利受到攻擊(核攻擊),結果,大多數市民死於這場災難性的戰爭。
遇刺的當權者將會是誰
--------
飢餓不堪捕狼求生
獵人不久也懊惱萬分
年長者讓少年衝鋒陷陣
當權者始終逃不脫群眾圍困
作為一個至尊的當權者既有風光也有風險,對於後者,當權者尤其懼怕來自政敵特別是或民眾的不滿。這首詩讓人聯想到某位當權者或被捕或遇襲擊或隱藏了起來。如果一個領導人不能有效地令政敵和民眾信服,那麼,危險便會不期而至。肯尼迪,這位美國的風流總統遇刺身亡便是個極好的佐證。
1795年,里昂叛亂與大屠殺
--------
里昂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大部分人第一次面臨滅亡
戰利品成為士兵的食物
瑞士和休羅山雲霧茫茫
尼科爾用波爾加爾公爵的手記來詮釋這首詩。1795年10月,革命軍鎮壓里昂叛亂時,農民則殺進里昂城進行搶奪。不久,里昂的居民大多數被屠殺。前三行描繪了上述情景,第四行的「霧」則可能表示對時局和未來的模糊印象。
意大利旱災,奧斯曼帝國來犯
--------
乾旱來臨黃土飛揚
佛羅倫薩和托斯卡那
六月零九日滴雨不下
異國之音在達爾馬蒂亞響起
從此全國土地拋荒
諾查丹瑪斯生前,達爾馬蒂亞屬威尼斯,處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包圍之中。因此他預言達爾馬蒂亞肯定會受到來自奧斯曼土耳其的侵略,即「異國之音在達爾馬蒂亞響起」。那時正逢佛羅倫薩和托斯卡那乾旱,亞平寧半島也不平靜。
拿破侖駕臨里昂
--------
鬚髮飄飄的老人一如往常
里昂 停留在凱爾特鷲頭上
矮小的偉人剛愎自用
槍聲嘯空利古利亞海一片血紅
這首詩與拿破侖有關。「矮小的偉人」當然是指拿破侖。他雖然「鬚髮飄飄」卻依然「剛愎自用」「一如往常」。拿破侖於百日執政期間出訪里昂。第二行詩表明其時拿破侖對整個中部、西部歐洲仍然有著絕對的影響力。最後一行詩寫拿破侖曾經發動過許多戰爭。
預言希臘港潭發生海上搶劫事件
--------
亞得裡亞海附近海船遇難
大地震盪 被拋上天空又落下
埃及震驚 伊斯蘭教徒增多
當局派出勸降使者
這是一首是關於1985年10月發生的阿基萊·勞羅號事件的預言詩。
在希臘海灣搶劫阿基萊·勞羅號海船的犯罪團伙,正準備乘飛機從埃及逃跑時,被美國情報局發現。美方緊急調動地中海的第六艦隊,將海盜的飛機在空中截住並使之迫降於西西里島。然而最後這些人竟被意大利當局釋放。
第二行的「拋上天空又落下」描述飛機在空中被截獲的情景。第三行則有意點明這次事件是由伊斯蘭恐怖分子干的。整首詩將這次事件非常詳細地預言了出來,除了神奇,還是神奇。
喬治一世成為英國國王
--------
來自遙遠的他國
德意志君主登上金色寶座
迎接大洋彼岸的臣屬
婦人低賤 不再是前呼後擁的時代
安女王(1665∼1714年,英國斯圖亞特王朝最後一位女王,1702∼1714年在位,合併了蘇格蘭,建立了大不列顛王國)去逝,漢諾威王朝創始人喬治一世繼任英王(1714)。他從遙遠的德意志趕來,登上金色的王位寶座。「金色」比喻巨大的價值。最後一行詩有兩層含義,一指死去的安女王,一指在漢諾威王朝建立時已難保宗教中心地位的失寵的天主教。
亨利三世和亨利四世的王位繼承
--------
激烈爭鬥告一段落
第七個美名被老五奪走
老三是個非凡的異邦戰爭狂人
這首詩還暗示了1987年12月舉行的全面廢除INF條約的美蘇首腦會談,意指兩國經濟走上復甦之路。
匈牙利動亂·蘇聯出兵
--------
匈牙利政局在生死間搖擺
法律比隸屬更加厲害
大城市發出悲叫
卡斯特盧和波羅克斯的兩個兒子
戰場上反目成仇
第一行就已完全切中了本詩的標題。1956年,匈牙利發生動亂,國家政權風雨飄搖,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刻。蘇聯軍隊開進匈牙利,進行了嚴酷的鎮壓。在首都布達佩斯,與叛亂者的巷戰使雙方都傷亡慘重,所以說「法律比隸屬更厲害」。最後一行指同胞反目成仇舉槍互射。
1956年10月23日,布達佩斯大學生為聲援波蘭,舉行示威遊行,並提出許多要求。政府開始時禁止遊行,繼則取消禁令。於是遊行者推倒了斯大林的塑像。在國家電台前,保安部隊向遊行者開槍,引發激烈槍戰。24日,蘇駐軍應匈政府請求,出兵,鎮壓暴動。很快,首都宣佈總罷工,暴動向全國蔓延。許多匈牙利軍隊倒向暴動者一邊,向蘇軍宣戰。這時,帝國主義間諜和霍文蒂時期的反動勢力也乘機採取行動,殺害共產黨人,破壞公共財產。27日,匈宣佈成立新政府,納吉任總理。11月4日,蘇軍第二次出動,到處發生激戰。15日暴動被平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