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的中文意思是電子郵件,顧名思義,就是通過電腦網絡來收發信件的一種方式。誰也沒有想到,這種方式會對人類的交流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
現在看來,當年ARPANET的核心功能是電子郵件,後來在互聯網上使用頻率最高的也是電子郵件,而且在討論ARPANET的作用和意義的時候,談的最多的還是電子郵件。如果說「包交換」是對網絡的重大革命的話,電子郵件的出現則導致了對電腦的全新理解。
可是,並非所有的人都知道,在互聯網上發出的第一封電子郵件,卻是同一個人自己發給自己的。
給自己寫封信
這裡將要談到的自己寫信自己讀,不是孤獨人的自我排解,而是人類通信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正如前面已經談到過的那樣,建設ARPANET的最初目的並不是為了使人們能夠更多地通信和交流。從軍方的角度,ARPANET是為了建立一種沒有中心控制的更加安全可靠的互聯網絡;而對設計和研究人員來說則因為大家使用的是不同的電腦,希望能夠共享研究成果。
自1969年擔任信息技術處理辦公室主任的Lawrence Roberts,曾描述當時的情況:
「我們這些人在不同的地方做著不同的工作,但是卻不能很好地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因此,每個人都不能使用別人的成果,每個人的工作對別人來說都是沒有用的,因為大家使用的是不同的機器。」
這種狀況當然不能長期繼續下去。1971年,在BBN公司為ARPANET工作的RayTomlinson考慮要編一個在不同的電腦系統之間通信的程序。實際上,當時並不是沒有電子郵件的程序。自從50年代有了電腦網絡,至少60年代初就有了可以在單獨一台電腦上使用的電子郵件程序。在某台電腦上運行這種程序之後,所有使用這台電腦的人都可以通過這台電腦和其他使用這台電腦的人通信。
因此,這樣的電腦實際上就像是一個郵局。每個人在這個郵局裡都有自己的信箱。每次進到郵局之後,可以打開自己的信箱收看給自己的信件,也可以把給別人的信投到對方的信箱裡。當時的這個通信軟件叫做「SNDMSG」,就是發信(SeND MeSsaGe)的意思。
問題在於,這種軟件只能在單獨一台電腦上使用,而不能在不同的電腦系統之間傳遞信件。也就是說,不管路遠還是路近,大家都只能到同一個郵局去。所以,與其說這是郵局,還不如說只是一個寄存處。
Tomlinson要做的工作實在是太簡單不過了,他只是把一個可以在不同的電腦網絡之間進行拷貝的軟件(CPYNET)的功能和這個發信軟件的功能合而為一,就歷史性地編出了新的通信軟件。好像是為了直言不諱自己只是做了一項合併工作似的,Tomlinson把這個新軟件仍然稱為「SNDMSG」。
然而,無論如何,這個軟件已經和原來的哪個SNDMSG完全不同了,因為,現在的這個新軟件可以在網絡中運行。通過這個軟件,可以實現不同電腦系統之間的通信。
為了驗證自己的設想是否正確,Tomlinson就用自己的這個軟件在ARPANET上發出了第一封電子郵件。發信人是Tomlinson,收信的人還是Tomlinson,所不同的只是這兩個Tomlinson是在兩台不同的電腦上註冊的用戶名。因此,這是一台電腦上的Tomlison,給另一台電腦上的Tomlison發信。
由於時代的久遠,Tomlison早就忘記了在那封信裡寫了什麼。據說無非是一些隨便的符號,比如:「qwertyuiop」或者是「test:1-2-3"等等。
其實,信的內容已經不重要了。不管發出這封信的過程是多麼簡單,也不管從技術的角度來看,這個軟件有多麼微不足道,無論如何,這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因為這是第一次真正的兩台電腦之間的電子郵件。既然可以實現不同電腦之間的通信,大家也就不必擠在同一個郵局裡了。更重要的是,有了這個技術,大家會很快在ARPANET上造出大量的電子「郵局」來。
我們甚至可以想像這種電子郵件和以前的電子郵件有什麼區別。如果在同一台電腦中使用電子郵件的話,大家的信件都存放在同一台電腦上。所以,只要寫上用戶的名字,對方就能收到。而網絡電子郵件和單獨一台電腦的電子郵件的最大區別在於,網絡上的電子郵件除了要有收信人的名字外,還得有收信電腦的「地址」,也就是要有接受信件的電腦的名字。否則的話,電腦本身是不可能知道該把信送到哪裡去的。就是這樣一封既有收信人的名字,又有收信人使用的電腦地址的信,開了互聯網絡上電子郵件的先河。
Tomlinson的第二封信是第一封信的合理繼續。這是發給網絡上的所有其他用戶的,通知大家可以用他編的程序在現有的電腦網絡中互相聯繫。他告訴大家,在這樣的電子郵件中,除了要寫上收信人聯網時用的用戶名之外,還要加上收信人所用的電腦的名稱,中間用「@」(讀作at)隔開。在網絡通信中,有了這種命名地址的方式,也就可以順利地進行通信了。
那個時候,ARPANET上有15台電腦相互聯接,電子郵件這種新的方式使網絡通信前所未有地方便起來。後來又有一些人對這個電子郵件軟件做過一些改進,比如增加了讀信的功能(RD)等等,但是在1977年之前,與SNDMSG基本類似的電子郵件軟件一直在ARPANET上被廣泛應用著。
開張大吉
一種成熟了的技術就應該有一個成熟的標準。1977年,DARPA正式規定了在ARPANET上使用的電子郵件標準(RFC733)。
從此以後,所有的電子郵件都必須有「文件頭(Header)」。這個文件頭就像日常通信的「信封」,其中包括收、發信人的名字、網絡地址和主題三個部分。
所謂電子郵件地址,通常前面是用戶在網絡中的名字。這倒不一定非得直接是自己的名字,也可以由管理網絡的系統操作員規定一個編號。在用戶名的後面,則是用戶所使用的網絡服務器(也即「郵局」)在互聯網上的地址。這個地址通常由主機的名字,加上機構的名字,有的時候還要加上國家的名字來構成。這往往就是自己所用的電腦在互聯網上的域名地址。在電子郵件中還會註明發信的時間和途中經過的各個網站的名字和時間。而電子郵件在網絡上傳送的方式,正是我們在前面討論過的「包交換」的方式。
從此以後,不斷有人設計出新的更加方便有效的電子郵件軟件,這種通信方式也開始在ARPANET上風行起來。利克裡德爾和Vezza在當時給DARPA的研究報告中寫道:
「1977年的秋天,幾乎所有參加開發ARPANET的人,尤其是ARPA的總管S.J.Lukasik,都發現了這個快速、強大的信息處理器的方便和有效。......因此,被開發出來的電子郵件系統和使用這些電子郵件系統的用戶都在急速增加。」
電子郵件的迅速發展,即使對於當時的開發人員來說也是始料不及的,軍方更沒有打算用幾百萬美元來支持這種個人之間的通信,DARPR的官員則對此保持著沉默,好像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大家只是盡可能地使用電子郵件。而所有人一旦使用起電子郵件,就會馬上喜歡它。
說起來,電子郵件的迅猛發展一點也不奇怪。在網絡上收發電子郵件實在是太方便了。首先一個優點就是速度快。不管距離有多遠,你的信發出後,對方往往用不了一、二分鐘就能收到。其傳輸速度絕對可以和電話、電報相媲美。而且還不像電話那樣,一定要求對方當時在現場。電子郵件放在收信人的信箱裡,什麼時候讀信就是收信人的自由了。
同時,電子郵件的管理也非常方便。由於都是一些電腦文件,因此可以把電子郵件按收發信的人名用軟件管理起來。寫完信之後,也不必起身去打印,更不必去郵局,只要給一個發送命令就行。寫出的信和收到的信都可以分類保存起來。
如果想把收到的信給另一個人看,只要轉發一下(forward)就行。要是給許多人發通知,也可以同時列出這些人的網絡地址,一次發出就解決了。到了聖誕節的時候,還可以用各種鍵盤符號組成一個聖誕樹,然後發送給大家。今年的春節就有不少人在互聯網上用ASCII符號組成大幅中文的春聯,互相傳送。
其實,這些還不是電子郵件最大的好處。電子郵件最吸引人的地方有兩個:
一個是費用低廉,在很多時候低廉到不管和世界上多遠的地方通信都不用花一分錢。另一個吸引人的地方是可以不那麼正式地寫信。
由於電子郵件是通過網絡來通信,不管通信的距離有多遠,既不用象打長途電話那樣交長途電話費,也不必象使用網絡公司(比如後來的American Online或CompuServe)那樣按分鐘計算費用。當時使用ARPANET的都是研究人員,因此可以享受完全免費的待遇。目前在絕大多數校園和研究機構中,使用互聯網也都由科研經費或教學經費支出,個人不必另外付錢。即使是個人用戶通過電話線撥號入網,由於只需交納本地的電話費和少量租用網絡的費用,使用電子郵件的費用比打長途或者打電報都要便宜的多。而且不管傳輸的遠近,價格是一樣的。目前在中國,如果只使用電子郵件而不使用互聯網的其它功能的話,即使每天都要和國外聯繫,也用不了多少錢。假設平均每天收發5封信,每月的費用也頂多幾十元。不用說發傳真,即使是寫信的話,也遠遠不止這些費用。更不用說寫的信要等很長時間才能送達。
至於互聯網上的電子郵件為什麼這麼便宜,為什麼在互聯網上不管通信距離的遠近,價格卻是一樣的,一直是值得討論的問題。因為,畢竟電子郵件也要占通信量,也同樣租用了通信線路。有的人認為,由於提供互聯網服務的機構都屬於國家或者是大公司,資金雄厚,有競爭力,使用電子郵件的人也多,所以就便宜。但是,電話局、電報局也都是非常大的機構,多數也都是由國家來辦的,而且,本來使用電報和電話的人也不少。有人認為由於使用了網絡,所以就便宜,其實,電話系統也同樣是一個網絡系統。《經濟學家》雜誌的一篇文章甚至把互聯網笑稱為「建立在真正的電話網絡之上的『虛擬網絡』」。(http://www.economist.com/surveys/internet/economic.html)
還有人進一步強調,互聯網是數字式通信,而電話是模擬式通信,所以互聯網的通信可以使用數字壓縮技術。這應該是導致互聯網上的電子郵件價格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然而,不管是數字通信還是模擬通信,都要佔用線路。至少數字技術肯定不是最關鍵的原因,因為這沒有解決距離不同卻價格一樣的問題。
在我看來,很可能最重要的還是由於互聯網使用了「包交換」和TCP/IP協議。
因為,電話和電報都是直接到達目的地的,因此要佔用整條線路。而電子郵件則使用包交換,雖然最終的傳輸距離一樣,但由於分段傳輸,當然要比佔整條線要便宜。如果從天津往廣州打一個電話,就必須佔用從天津到廣州的整條線路,而如果從天津往廣州發一個電子郵件,就可以一段、一段地傳輸數據,從哪裡走方便就從哪裡走,哪裡空閒就從哪裡走,而且也不存在占線的問題。並且,電話網絡的控制是屬於中央控制,其設備、維護的費用也都高得多,而電子郵件是使用「包交換」。當年的「接口信號處理機」(IMP)、也就是現在的路由器(Router)的價格比電腦本身的價格貴不了多少,而比電話局的設備就便宜多了,並且這些費用不由中央機構支付,而是由每一個互聯網服務商(ISP)支付。
再有就是國際長途電話的費用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要交給接收電話一方的電話局的。按照《經濟學家》那篇文章的估計,這筆費用佔整個電話費的40%。這也是為什麼從國外往國內打電話比從國內往國外打電話便宜得多的原因。而在互聯網上則根本沒有這個問題。
也許,電子郵件最重要的、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還是不拘禮節。寫信的人完全可以不顧及拼寫錯誤,也不管大小寫,甚至不必追究語法錯誤,只要對方能讀懂,興之所至,就提筆寫上幾句。有話則長,無話則短。還不用考慮對方是否是長輩,本來電子郵件就不是正式的信件。這種隨意性,是許多人都樂此不疲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通過打電話來聯繫,總要找一些「開場白」,說一些無關緊要的話,然後才轉入正題。而電子郵件就沒有那麼囉嗦,要是在電子郵件裡這麼寒暄才會讓人覺得奇怪。
正是由於網絡通信的這種隨意的特點,久而久之,也形成了一些只在網絡上用的專用語。「以前」(Before)可以寫成「B4」,「順便說一句」可以寫成「BTW」(By TheWay),「我知道了」可以寫成OIC(Oh,I see.),「面對面談」可以寫成「F2F」(Faceto Face)。甚至可以只用一些符號,把不高興寫成「:-(」,把高興寫成「:-)」,高興得大笑還可以寫成「:-D」。如果不想說話,可以表示「:-X」。如果給情人寫信,還可以送一枝玫瑰過去「@-',--」。現在,這些符號都已經成了網絡用戶最常用的、也是為人們所熟知的符號。專門有整本的書介紹這些「專用詞彙」。
正是由於電子郵件的便宜、方便和隨意的特點,使其成了ARPENET上最受歡迎的功能。即使到了現在,互聯網上使用頻率最高的依然是電子郵件,幾乎所有使用互聯網的人都有自己的電子郵件地址,有的人甚至可能還不止一個地址。在國外,電子郵件的地址幾乎隨處可見。個人的名片上有電子郵件的地址,單位的信紙上有電子郵件的地址,看電視上的廣告也經常能看到電子郵件地址,甚至美國總統、英國女王也都有自己的電子郵件地址。每天打開電腦查看自己的電子郵件,已經成了許多人必不可少的習慣。按照在美國進行的一項統計,41%的互聯網用戶每天都要使用電子郵件,還有27%的用戶至少每週也要使用一次。這個數字甚至比使用網絡瀏覽(WWW)的人(24%每天使用,44%每週使用)都要多得多。
本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應該是隨意的,但是,由於社會分工的不同,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和那些所謂「受過教育」的人,交流起來就不那麼隨意了。有許多規矩需要遵守,因此也減少了許多交流的機會。而電子郵件的出現,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交流方式。人們不再需要顧及那些「規矩」,因此也更加接近本來意義上的交流。
同時,電子郵件也使人們的工作以及人們在工作中的配合方式發生了很大程度的變化,使討論問題比過去方便得多,也容易得多。當S.Crocker發出第一份「徵求意見與建議」的時候,還只是書面的印刷物,即使能夠通過ARPANET傳輸文件以後,也只是單方面地傳輸,遠不如在電子郵件的郵件名錄(Mailing list)中,大家共同討論問題更加方便,也更加有效。
當然,有一利就有一弊。通過使用電子郵件,一方面,自己可以隨意地給別人發信,但另一方面,別人也可以隨意地給自己發信。有了電子郵件,本來不一定要說的話,順手一寫也就發出去了。結果,往往比沒有電子郵件的時候要多寫很多的信。而且,如果有很多朋友,如果有信必回的話,很可能每天要花半天的時間來寫信。
要是你的電子郵件地址是公開的、大家都知道,那就有可能要遭殃了。或許有一天早上起來,打開信箱就會發現,自己的信箱裡裝滿了信件。而一封一封地讀下去,竟然沒有一封是有意義的,有的甚至是一些毫不相干的廣告。
電子郵件的這種通信方式是發信者處於主動地位,而收信者只是被動地接收。
這也是我們平常的通信方式。然而,有的時候,我們希望自己能有選擇地去讀信。
換句話說,有時我們希望收信者能處於主動地位。這種情況在討論問題的時候就顯得非常重要。於是就有人設計了在互聯網上用來討論的「專題討論網」:Usenet。
網上「海德公園」
倫敦有一個風景秀麗的海德公園(Hyde Park)。每到星期天,人們三五成群地來到公園的西北角,在這裡或者發表各自的「高見」,或者聽一聽別人的想法。任何人只要想說些什麼,就可以到這裡來說,聽眾也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見。
至於有沒有人聽,或者聽了以後有什麼反應,就要看說得怎樣了。
互聯網上也有一個「海德公園」,但是這個「海德公園」卻沒有固定的地點。
其中的各種論壇遍佈了全世界,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到討論中去。這個「公園」在網上的名字就是「Usenet」。
如果從嚴格的技術意義上講,Usenet的原理和互聯網完全不同,不應該算是互聯網的一部分。但是既然兩個網絡連接在一起,所有互聯網的用戶都可以使用Usenet,就使得Usenet在互聯網中有著相當大的影響。談到互聯網的時候,自然少不了要談一談Usenet。
實際上,關於在網絡上進行討論的想法早在40年代就提出來了。Vannevar Bush(1890-1974年)曾經在《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1945,v196(1),p.101-108)發表過一篇著名的文章,題目是「因為我們要思考」(As We May Think)。
Bush曾經是麻省理工學院的付總裁,後來成為卡內基研究院的總裁,隨後又擔任羅斯福科學研究與發展辦公室主任,領導了對原子彈的開發。他絕對是一個不可思議的預言者,在他的這篇短文裡,不僅預言了後來的複印機、電腦的Fortran語言,還預言了可以用來讀、寫和交流,可以放在桌子上,並且有屏幕和鍵盤的機器──「Memex」。
儘管Bush在他的文章裡深入探討了有思想的人們怎樣通過網絡來進行討論的問題,然而,要把他的這種想法付諸實施,卻並不容易。直到1967年,Bush的理想還沒有實現。他在《僅有科學還不夠》(Science is not Enough,New York,1967)中談到:「所有這些是不是夢?20年前當然是的。現在也仍然是夢,不過已經是一個可能實現的夢了。」他甚至進一步預言在未來的「Memex」上使用磁帶來存儲數據!並且把存有數百冊萬書的圖書館的內容壓縮到「Memex」中。
到了1970年,終於有了第一個真正用來討論的系統──「Delphi」,這個名字使我們想起了古希臘阿波羅神殿所在的城市──特爾斐。當時的一部分學者就是通過「Delphi」來進行學術討論的。
而真正要使這種通過網絡進行的討論成為可能,需要兩方面的條件:一是要有實際的需要,另一則是在技術上可行。1976年,美國AT&T公司貝爾實驗室為7.0版的UNIX操作系統加上了可以在UNIX系統之間進行文件拷貝的軟件(UUCP:UNIX-to-UNIX CoPy),為建立網絡上的討論組奠定了技術基礎。
我們知道,所有應用軟件都必須在操作系統下才能運行。就像DOS,Windows等操作系統一樣,UNIX是一個優秀的、可以同時完成多個任務的操作系統。這個系統在各個單位、學校或者有較大需求的公司受到了普遍的歡迎,加入UUCP的功能,無疑是使UNIX添翼之舉,使真正的網絡上大規模的討論成了可能。
1979年,北卡羅來納大學的研究生Steve Bellovin打算用學校的電腦和Duke大學的研究生Tom Truscott和吉姆·艾力斯建立不同學校之間的聯繫。電腦的速度不快,通過電話線聯網的調製解調器也只有每秒鐘300比特(300bps)。然而,學校的系統使用的是7.0版UNIX操作系統,本身就有UNIX系統之間進行拷貝的軟件(UUCP)。
這使得在技術方面的工作簡單了許多。Steve只是編了一小段程序,讓電腦之間可以自動通過調製解調器撥通,然後查看對方電腦中的文件是否有變化,如果有新的內容的話,就把新增的內容拷貝到自己的電腦上。這樣,自己就可以讀信了。
那時候在ARPANET上已經普遍使用電子郵件系統,也有「郵件名錄」(Mailing List)可以用來討論。可是,Usenet討論組的好處就是使所有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人都能讀到討論的內容,每一個參加討論的人看到別人的言論時,也都可以很方便地附加幾句自己的看法,並且可以確認所有參加討論的人都看到了自己的留言。
他們很快就建成了Duke大學、北卡羅來納大學和Duke醫學院之間的一個討論組。各種討論文章在電腦之間自動傳遞。當時Duke大學有一個學電腦專業的研究生DennisRockwell,找到了一份在醫學院生理學系做系統程序員的工作。當生理學系決定在Rockwell的項目中使用UNIX系統的時候,他們總算有機會通過電纜把電腦系和生理系聯在一起了。這使他可以方便地在兩地之間傳遞資料。
可是,UNIX系統之間的拷貝速度較慢,最早設計專題討論組的人並沒有考慮過真正實時的專題討論。Duke大學新來的79級電腦研究生斯蒂文·丹尼爾後來回憶說,當他剛到系裡的時候,大家已經在使用Steve Bellovin編的一個簡單的程序進行專題討論。有一次,他碰巧聽到Tom Truscott和吉姆·艾力斯聊起專題討論組的速度太慢,簡直無法忍受。
於是他提議,可以很容易地用C語言為Usenet的討論組編一段程序。他與TomTruscott合作,完成了第一個用C語言編寫的網絡討論組的程序,這個程序被大家稱作:「ANews"。後來又經過修改,陸續出台過「B News」、「C News」。
1980年1月,吉姆·艾力斯為「UNIX技術和學術用戶聯盟(Usenix)」作關於「網絡專題討論組」的報告,許多人都踴躍參加,在這個報告裡,介紹了他們400餘人是如何使用討論組的。他指出,「這個最初的、最重要的服務將使用戶可以迅速得到討論組中的文件。在討論組裡,任何節點都可以向大家提供自己的文件。....電子郵件的方式當然可以提供很方便的收信和回信的功能,但是,如果參加討論的人非常多的話,很可能就會希望建立一個討論組。....可以期望『UNIX技術和學術用戶聯盟』今後在網絡中起積極的(當然也是重要的)作用。」
這個用來建立討論組的軟件照例要請大家一起來測試和使用。他們熱情地邀請大家參加到討論組裡來,「這只是一個初級的計劃。....讓我們現在就開始吧。
只要網絡開始運行,我們就可以成立一個委員會。」
「窮人的阿帕網」
本來,電子郵件的方式也可以用來進行討論。可以在電子郵件的地址中列出所有參加討論的人的名單,然後統一發出信件。這種方式就是「郵件名錄」。當時使用ARPANET的人中,也有不少參加這樣的討論。比如,根據Tom Truscott的回憶,當時在ARPANET上有一個「人類網」(Human-nets),就是專門「討論世界範圍內廣泛使用網絡將帶來什麼影響」。這個組由於專門討論網絡的未來,所以又被稱作「世界網」(World Net)。
既然已經有了「郵件名錄」,之所以還要建立「討論組」(Usenet),除了象吉姆所說的那樣,網絡討論組可以容納更多的人以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當使用電子郵件的時候,系統用來存儲電子郵件的空間都比較小,通常是看完信後就刪除;而討論組的內容則一直保存在UNIX系統中,不需要刪除。任何人不管什麼時候想要參加到討論組裡來,只要一接入UNIX系統,就可以讀到以前的所有討論。而且加入網絡討論組並不需要花錢,只要使用學校的設備和電話線就行。
更重要的原因還在於,當時建立討論組的都是一些窮學生,他們可以使用學校的電腦,但是卻很少能有機會接觸ARPANET。因為,他們不是專家學者。而使用討論組的方式就非常簡單。只要學校有UNIX系統,接上調製解調器就可以和另外的UNIX系統相連,也就可以參加討論組。選定了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後,系統會自動把需要的東西傳到自己的信箱裡。也正因為此,吉姆強調,「建立討論組的目的是讓所有使用UNIX系統的電腦都有機會加入電腦網絡,並且從電腦網絡中獲益。」
與ARPANET有雄厚的經濟實力相比較,他多少有點自嘲地把討論組(Usenet)叫做「窮人的ARPANET」。
當時的一位學生後來回憶到,「我不記得什麼時候開始用『窮人的ARPANET』這個詞,但是,對我來說,這確實表達了當時的情形。我們很少知道ARPANET是怎麼回事,只是知道,我們被排除在外了。....『窮人的ARPANET』則是用我們自己的方式來加入電腦的大家庭。」
對於當時Usenet的用戶來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電腦連通Usenet也許是一個喜訊。因為,這等於是在Usenet和ARPANET之間架了一座橋樑,把Usenet和ARPANET連起來了。
然而,「窮人的ARPANET」的陰影卻並不那麼容易散去。一邊是作為專家學者的「富人」,一邊則是作為學生的「窮人」。在大學裡同樣有著和軍隊一樣的等級觀念。怎麼可能讓那些專家教授來和一般的學生討論初級的問題呢?結果,雖然Usenet的「討論組」也可以參加到ARPANET的「信件組」裡,但是,學生們寫的內容卻很少有人搭理。用當時的學生丹尼爾的話說,「那感覺就像是個窮外甥。....參加討論的信幾乎都沒有回應,完全像是二等公民,參加的是「只讀」(Read only)討論會。」
這一局面隨著參加討論的人數不斷增加才慢慢地發生了變化。由於所有ARPANET的用戶都可以通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網絡參加到Usenet中。更何況,1979至1980年間,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正在為DARPA設計新版本的UNIX系統,自然要考慮Usenet的因素。這樣,大批ARPANET的用戶一下子湧入到Usenet中。
Usenet從1980年平均每天收到10篇討論文章,增加到1981年平均收到20篇,到了1982年甚至又增加到了平均每天50篇。此後,提供Usenet服務的網站也不斷增加,新的題目像雨後春筍一樣不斷湧現,Usenet的增長立刻就一發而不可收拾了。
我們從下面的統計數字也可以看出Usenet的增長過程:
時 間 網站數 數據量(兆) 文章(篇) 小 組
1979 3 2 3
1980 15 10
1981 150 0.05 20
1982 400 50
1983 600 120
1984 900 225
1985 1300 1.0 375
1986 2200 2.0 946 241
1987 5200 2.1 957 259
1988 7800 4.4 1933 381
沒有1989-1991年的數據
1992 63,000 42 17,556
1993 69,000 50 19,362
1994 190,000 190 72,755
1993年3月對整個Usenet進行了兩個星期的測試,當時有4902個討論組,每天大約要傳送2萬6千篇文章,這些文章共有65兆!而現在,全世界至少有6百萬人,使用將近6千個討論組,每天在USENET上傳送的信息量達10億個字節!
就像ARPANET出乎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處的意料之外,也出乎最初設計者的意料之外,幾乎成了一個效率極高的大郵局一樣;Usenet的本意也只是要討論UNIX操作系統中的問題和改進辦法。可是,後來參加Usenet的人不再僅僅是那些UNIX的系統操作員,而是各行各業、對各種問題感興趣的人。由於有幾千個題目可供選擇,也確實有一些內容很好的討論組在進行討論。
就這樣,Usenet後來成了互聯網上最受歡迎的服務之一。同時,Usenet接入ARPANET也使ARPANET的使用者隊伍迅速擴大。這對ARPANET可是一個不小的壓力,使ARPANET很難繼續在小範圍內運行了。
事實上,不管是電子郵件,還是網絡專題討論組,實質上發送和接收的都是信件。這些信件都有自己的格式,使其不至於放錯地方。然而,對於使用網絡的人來說,尤其是對於那些編軟件、調試軟件的人來說,他們不僅需要傳送個人之間的信件,或者傳送討論某個問題的文章,而且也經常需要傳送一些軟件,甚至乾脆需要直接使用遠方的電腦。而這些往往是很難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來解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