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嗎?誰對你說過同樣的話了?」樊浩梅問。
「三十年前,一個叫柳信之的女孩子。她是我的中學同學,也是我的鄰居,我們一起長大,感情很好,其後我決定到香港謀生,邀她同行,她拒絕了。」
「為什麼?」樊浩梅忍不住好奇地發問。
「因為她熱愛責任。那個時候,她父母年紀很大,老父還有嚴重的糖尿病,所以她不願意離開上海。就在我去香港前一晚,她說:放棄責任,會痛苦一輩子。」
「離開你,難道就不痛苦嗎?」樊浩梅脫口而出。
李善舫的眼眶剎那溫熱,他凝望了她一會,才答:「你問得太好了,當年我就傷心了好一段日子。」
「對不起。」樊浩梅知道自己失言了。
「不要緊,都已經是過去的事了。那麼你呢?你在上海有故事嗎?」
「沒有。可惜,上海這地方適宜有些特別的故事。」
「你是到了香港才認識方亨的?」
「對,他是廣東人。」樊浩梅點點頭。
「我記得那個時候大夥兒在永吉街一帶幹活,方亨老叫我『上海佬』,他們一班廣東水客之中,沒有多少個是瞧得起我的呢!」
「他們看走了眼,方亨的際遇跟你是有若雲泥了。」
「但是他娶了一個相當賢慧和能幹的妻子。」
李善舫說這句話時,並沒有逃避樊浩梅的眼光。有些時候,在特定環境內對著特定的人物,會情不自禁地說出一些平日不輕易說出口的話。
一頓晚飯無疑是在暢快而饒有意思的情緒下吃罷的,走出街頭時,才不過是七點多。
「我們在香港,從不會這麼早就吃完晚飯的。」
「以前在上海我們吃完飯,總愛跑到江邊去散步。」樊浩梅說。
「對呀,是有這種習慣,也許三十多年前,我們都在某一個晚上,在黃浦江畔散步時碰過面。」
「也許是吧!難怪老覺得你面熟。」
這麼一說,惹得李善舫哈哈大笑起來,道:「我們這就到江畔走一圈,好不好?」
入夜的黃浦江畔,仍然是鬧哄哄的。抱著李善舫和樊浩梅同樣心情到這兒來散步的男男女女著實不少。
樊浩梅在江畔的行人道上興奮地轉了一個身,說:「從前不是這樣子的。從前能騎腳踏車呢,我就曾在這兒騎腳踏車,一個不小心把一位姑娘碰跌在地上,她的男友心疼極了,狠狠地把我臭罵一頓。」
「說不定當年在此臭罵你的人就是我。」
「你有那麼凶嗎?」
樊浩梅和李善舫相處以來,從沒有如此輕鬆。在按摩房內,他們的身份是主僕;立在江畔的橋頭上,卻是一對同游舊地的同鄉朋友。身份的轉變和環境的影響,一下子改變了兩個人的心情。 |
|